他给我美好的印象是,救灵心切、爱主火热。现在这位老人家还活着,已经八十高龄了。刚才给大家介绍的三位终身执事,在那个背景下能够度这样的信仰生活,真是难能可贵,是葡萄园的好工人,主的好管家。
一、亚纳会的会规入会是为了救自己和别人的灵魂。彼此帮助,互助互爱,彼此劝勉,相亲相爱,互立善表,影响别人。孝敬父母公婆,顺从父母长上的正命,教育好儿女。举止端庄,语言清洁。
他的受苦,完全是为人的缘故,为要救世人脱离罪恶。耶稣的死亡耶稣基督不但为世人的罪受苦,并且舍命,做更多人的赎价。
正所谓:天恩浩荡,无以回报;唯有感恩,吾辈记牢。圣经启示我们,天主创造了宇宙万物,特别赐给我们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就是生命。有鉴于此,每个人都应热爱生命和重视生命。
一起进入慈恩寺游览,不觉天色已晚,便一道来到李杓直家,于花间饮酒作乐,甚是开怀。此刻白居易若有所思地对他们说:“微之(元稹的字)现在恐怕已到梁州城了。”说着便磨墨挥毫,题诗于白壁之上。
今天的创世纪经文和五旬节故事,都反映出人类的行动,以及人类在神的救恩中的位置。巴贝耳塔的故事先表达出,少了语言的隔阂有可能成就伟大的事情。
三 日本佛徒不应为虎作伥,应起而自救并救其国民抗日战争的发生,使中日两国佛教界自然处于敌对状态,战时日本佛教简直好象发了疯一般(注:道端良秀:《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6月版,第166
希伯来书也暗示当时耶稣的心情:(希5:7)当他(耶稣)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他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
因为礼仪是人灵获得救恩的庆典。(参看简编219号)礼仪与圣乐可说是教会的生命的标志,没有礼仪和圣乐,教会就成了僵尸一具。
十二位宗徒的传教活动并不仅是因着圣神所赋予的特恩,他们的职务继续他们所看见的主基督的工程;这种职务现在由宗徒手中移交给教会团体。对信仰宝库的重要性:教会的宣讲和传承紧系于由宗徒所传授下来的信仰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