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近期关于人类发展的通谕《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里,我列出一些当今世界面临存亡的一些重大且急迫的挑战:地球资源的使用、对生态的尊重、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财经机制的控管、人类大家庭中与贫穷国家的互助、对抗全球饥荒
亚松达生活在贫穷的家庭中,为能给年幼的弟妹们吃一块玉米饼,年纪还很小时,就外出做各种粗重的工作。她虽然穷,却慷慨济助那些比她更穷的人,大人、小孩、邻居和朋友,她正是遵照了基督爱的诫命。
在我近期关于人类发展的通谕《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里,我列出一些当今世界面临存亡的一些重大且急迫的挑战:地球资源的使用、对生态的尊重、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财经机制的控管、人类大家庭中与贫穷国家的互助、对抗全球饥荒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铁雷斯(AntónioGuterres)称丧失和浪费食物乃是“伦理道德上的侮辱行为”,尤其当我们想到世界贫穷地区忍饥挨饿的人数正逐渐增加时,更是如此。
一位经历低指标年代的老人,对“缺水”的“贫穷”充满了同情心。
教会教导呼应:《天主教教理》第2544-2547条讲述“离弃一切”的福音精神,是“心灵的贫穷”(参《玛》5:3);圣若望保禄二世曾说:“门徒的召叫不是安全的港口,而是驶向深处的旅程”(拉丁文:ducinaltum
灵修层面:这节经文呼应今日教会对社会不公义的教导,例如《社会训导纲要》中对贫穷、压迫、战争的控诉。先知的声音也是教会良知的回响,呼吁信徒成为真理的守望者。
正因为这个缘故,一个社会的法律和制度不可忽视人民的宗教层面或将宗教完全排除。法律和制度必须通过深知本身高超职责的国民之民主活动来配合人,以能够符合人的宗教层面。
并号召全市人民向吴文德、郭峰学习。[page]得知吴文德教友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后,石家庄教区亚纳会于5月8日发动教友为英雄家属奉献爱心。
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可以在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地理位置上差别极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里把基督教作为信仰体系与道德基础服务于自己的人民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