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经文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从字面表达出来,而是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像这样的经文就需要寓意来解释。
这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去做。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会去爱别人,但是没有人像德兰修女那样爱得这么深,爱得这么执著,又爱的那么喜乐。
正因为作者不同于以往研究者把基督教作为文化影响因素的思路,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基督教文学的角度来重新考察和阐释现代文学中的相关作品,所以当我们重新走近冰心的《画———诗》、《晚祷》、《相片》,许地山的
教宗说,他们这种从举行主日弥撒而表达的渴望,不是遵守规则,而是一种内心的需要。教宗于是问:“那时的基督信徒的这种态度对今天的信徒也重要吗?
因此,你们作为义工的人士绝不是社会援助网的‘补缺者’,而是令我们的社会具有人道和基督信仰面貌的人。”
在祈祷中,周而复始的诵念,不是为了提醒主基督我们的所求所是,而是为保持心神的收敛。让上主基督开启我们的心目和恩赐生活的力量,但要注意,不要陷入机械式的念经:有口无心。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遣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若15:16)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和教会各级领袖人物就是天主的拣选,理应多结常存的果实。回顾一下,我们结了哪些果实?
那时,不是她抓住了天主,而是天主抓住了她。
他贬抑自己的天主性,来迁就我们卑微的人性;他不是西方人的专属,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他的下降,是为了使我们上升;圣诞所要揭幕的实在是天主与人的神圣交换:天主取了我们人性,为的是让我们分享他的天主性。
然而,解释不该强加给别人,而是提供给对方考虑。(待续)(译自天亚社英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