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梵二的《教会宪章》第一章的开端指出:「基督是万民之光,本届神圣大公会议……切愿使教会面目上反映的基督之光,照耀到每一个人。
1962年2月22日,教宗若望23世签署了一份关于学习和使用拉丁文的名为VeterumSapientia(古人的智慧)的宪章。在众多事项中,教宗尤其希望建立一所拉丁文学院。
四、按照教会《礼仪宪章》及教会规定规范神父举行教会礼仪,高度重视忏悔(告解)圣事,在信德光照下领受,恳切祈求天主宽恕我们每个人在过去的时间里相反信德的所有罪过及缺失,特别在四旬期。
(见《教会宪章》二:9)“圣神住在教会内,又住在信友的心里”(格前三:16),“在他们中祈祷”(格前:一:4)。可见教会是个祈祷的团体,是天主圣神在指引我们祈祷。
(教会宪章16。)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梵二大公会议文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以及教会的社会训导。这个表达当然不是凭空而出,好似从天空落下的一颗星,而是来自信仰的核心,教会使命的中心。
这违反联合国宪章所揭示的,因为宪章要求国际团体,特别是要求个别国家,用全球耗费在军备上极小一部分的人力和经济资源,来推动建立并维持国际间的和平与安全(宪章26)》(6)。
这违反联合国宪章所揭示的,因为宪章要求国际团体,特别是要求个别国家,“用全球耗费在军备上极小一部分的人力和经济资源,来推动建立并维持国际间的和平与安全”(宪章26)>⑹。
张秋林神父在论坛中探讨交流记:那您觉得梵二《礼仪宪章》的真正精神是什么?张:礼仪是为了表达信仰、敬礼天主和表达教友生活的。教友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身份,所以为表达自己的信仰,要参加祈祷、礼仪。
梵二《礼仪宪章》及《弥撒经书总论》颁布后,新建圣堂的祭台不再有屏风之类的附加物出现,而一些旧有圣堂的祭台,在可能范围内予以改建;欧洲许多圣堂的旧式祭台是艺术珍品,故整修圣堂时仍允许继续保留,但不再用于举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