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简要而精确的语言能教导许多关于宗教传播。」由于这理念,圣座文化委员会主席拉瓦西枢机主教自6月20日开始,每天藉推特互联网,传送一则引述自圣经的话。
教宗说:末日来到时,宇宙不是被毁灭,天主的救赎不仅将改变人类,也将把世界改变为真、善、美的场所。活动结束时,教宗邀请信众为他即将展开的土耳其牧灵访问祈祷。两千年来,人类一直试图揭开末日之后的神秘面纱。
这是我从朋友圈看到转发的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的片段内容,由一杆秤悟出一番道理,获得了一点儿灵感。平素人们只知道使用秤杆秤东西,却不知道秤杆背后隐所隐藏的深刻的道理。
社会媒体最近一个时期多次报道酒后驾车致人死伤的新闻。国家公安部也在全国展开了“酒后驾车”的集中整治。笔者乃喜酒爱饮之人,对酒后驾驶的整治则举双手赞成。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份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怀揣典故与诗句,心底掀起涟漪,几许悲伤,几许苍凉,几许不能释怀。
王神父讲授的主题是划向生命和信仰的深处,首先将约伯的信德与亚巴郎进行比较,约伯也是信仰的模范;然后提出:约伯为什么会受苦?寻找受苦的意义。
然而,万象的复苏正是从这些死亡中开始的。教宗说,向天主子民说话的众先知,天主之仆,不被人接纳,被丢在一边,但他们要成为天主的光荣。
「经济需要伦理以使其正确地运作;并不是任何伦理都可以,而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伦理。」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真理中的爱德》通谕里的一段话。近日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扩大,令人担忧,这通谕显得极具现实性。
“那时候玛利亚拿了一斤极珍贵的纯‘拿尔多’香液,敷抹了耶稣的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屋里便充满了香液的气味。”(若12:3)伯达尼玛利亚的香水。
教会初期的宣讲福音是以救赎大业为主,谈到耶稣如何以死亡完成救赎大业,以复活显示耶稣救主的光荣,至于耶稣诞生的年月,并未引起人的关注。耶稣的诞生日期,圣经上没有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