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教宗带领他们颂念《天皇后喜乐》三钟经,为地震亡者和灾民祈祷,并向阿布鲁佐地区居民特别敬爱的罗伊奥(Roio)圣母献上一朵金玫瑰花。下午一点三十分,教宗告别阿奎拉,乘车返回罗马梵蒂冈。
“学术训练”方面,“修生须接受哲学、神学的训练,俾能对人生、对圣言和教会传统有更深的了解,并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以便带领教友反省教会和社会所发生的事”。
弥撒结束时,就地带领信友们颂念三钟经,向他们发表简短讲话;下午访问了圣庇护神父生前创立的安慰痛苦之家,这是一所规模宏大的医院和疗养院。最后则在圣庇护神父圣堂内内接见神职人员,修会会士修女,以及青年。
在他带领下,该中心于八三年在马尼拉南部的帕拉尼亚克市成立,神父在那里担任修院培育导师,并教授神学和灵修课程。他于八九年在罗马宗座慈幼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主修慈幼会灵修精神。
当梅瑟率领200万以色列民众渡过红海,她就带领以色列的妇女唱诗、跳舞赞美神。虽然米黎盎后来因嫉妒梅瑟,而犯上了严重的错误,但她仍是圣经中第一位被称为“女先知”的人。
神父定期来做弥撒,平时主日由宋文善主持祈祷活动:集体学圣经、共同祈祷、学圣歌、学要理……他每次带领学习或者讲道都经过细心的准备,工工整整的备课材料就有好几本。
当晚,西底沟村老书记(前任党支部书记)黄广有代表当地受助的乡亲们带领两名受助小学生上台与现场爱心参与者互动。”
若瑟神父也是一位讲道者,他孜孜不倦地向人民传教,并为圣职人员带领避静。1871年,他参与了成立耶稣婢女修会的工作。若瑟神父的灵修生活中心是朝拜圣体、祈祷、虔敬圣母和照顾贫困者。
上主来临时,我们不可丢失灵魂:黑夜将会过去,上主将要起身带领我们,祂是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位。醒寤意味著等待这一切,不灰心丧志,却在望德中生活。
(路24:15-16)神父、修女带领大家跪在圣体前,共同咏唱一首圣体歌后,修女以几句轻声诉说为牵引,让大家在静默中打开心扉,进入各自的心灵密室。明供圣体是以最直接的方式来恭敬天主、感谢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