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结果,他们毫不意外地证实《圣经》中所选用的词汇大多偏向积极,举例来说,“好”(good)在整本书中共被使用了720次,但“坏”(bad)却仅仅出现了18次;“爱”(love)被使用了308次,但“恨
尽管告解的交谈短暂、细节很少,但听告解司铎能了解弟兄或姊妹有哪些需求:我们蒙召回应这些需求,尤其是要陪伴当事人理解并接纳天主的圣意」。
教宗解释,这就是觉察到“我所感觉的不是我所信服的;我感觉到的并非我所愿意的”。如此就能“认出我们看待自己和现实情况有时会曲解的眼光”。教宗认为,“察觉到这一点是一份恩宠”。
如果伯多禄清楚地声明:作为人类的非正义,十字架是违背天主圣意的,那么,他同样也可以说:耶稣是“按照天主已定的计划和预知而被交付的”(宗2:23)。让我们立刻排除任何认为天主愿意耶稣受苦的想法!
作为基督徒,应该破迷开悟,以信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认清楚天主的圣意,正确对待自己的一生,正确对待死亡。
金主教希望教区的年轻一代运用智慧来处理、管理、引导教会,使上海教区、中国教会按照利玛窦的传教路线和传教精神,按天主的圣意前进、发展。研讨会每天两场,上午的演讲以学术为主,下午的演讲以牧灵为主。
在本星期将临期第二主日的福音(谷1:1-8)中,洗者若翰回应着依撒意亚先知的话,呼喊“预备上主的道路,修直祂的途径”。但是,若我们的生命时常如同迷宫一样的费解和复杂,我们如何“修直”天主的道路呢?
对美丽的教育意即对希望的教育。希望从来不会从人每日的斗争,生活的辛劳,这个时代的挑战的悲剧中分裂出来。在我们今天聆听的福音中,耶稣宣讲贫穷的人、哀痛的人、温良的人、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
后来,路加修女提及,那次计划的改变是天主圣意介入的时刻。在前往灾区前,朋友对她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忧,路加修女回应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内心觉得有一个声音,就是需要改变义工要去的方向。”
依撒意亚先知兴高采烈地向期待的默西亚致敬:「祢使这国民繁多,加增了他们的喜乐。」(九3)他劝告那些居住在熙雍的人用歌声前来迎接祂:「你们应欢呼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