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祈祷中这回到我这里:天主要求我们去同灵性的俗化(也可译作灵修上的现世精神,译者注)斗争到底。
从对快乐之外的事物的追求中可看出,双方的灵魂都在渴求情爱之外的快乐。但人心却无法表达这“另一种”事物,“它对自己真正渴望的事物只有一种模糊的认知,并惊讶于这一谜团”。
意思是,所有各人的福田,都决定在各人的心里,福离不开心;如离开一颗心,就无福田可寻。因此,种种福祸,全该从心里去找,从心里去求福,感应没有不到的。
耶稣圣心像、圣母及其它圣人圣女像等,供教友瞻仰敬礼;其目的非为引人尊敬该像本身,乃为助人引发睹像思人之心,比如目睹耶稣苦像,内心就会想起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之大恩;目睹耶稣圣心像,就会想起耶稣圣心爱人之深
可故事却要回溯到法国大革命。在法国修道院厚重的石墙后面,远离世俗地祈祷和劳作修行一个世纪以后,Trappist的修士们,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冲击。革命容不得僧侣,也不打算对修道院问个青红皂白。
这些原则是铭刻在人性本质上的,是理性可了解的,因此,是共通于所有人类的。教会并非站在信仰上的立场去推动这些原则,而是向所有的人民发言,不论他们属于什么宗教信仰。
难道我们只为那可朽坏的奔波忙碌吗?难道我们只为那短暂的快乐而浪费时间吗?到头来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
耶稣最初出来传道时,先去家乡拿撒勒的犹太人会堂中传讲救恩信息,可当地人不接受,甚至要把他退下山崖,他就很快走脱了,后来,到迦百农等地区继续传讲。中国人说过犹不及,主张中庸之道,还是有道理的。
和平可以是自发性的,政治鼓动者可以避免过于激动;和平也可以是强制性的,例如用强制手段抑止那些引起骚乱之人的行为。和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所以,信仰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邪恶的。追求善的信仰让人平安快乐,让社会和谐发展,相爱一家;而追求恶的信仰让人痛苦悲伤,贻害社会,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