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
2014-11-19

陈玉棠、平译,《谁需要神学》,1-11。]本文关注的是系统严格的神学教育,但对神学的界定是广义的,牵涉到生命经验中任何关于神的思考与探究。[同上,2-3。]  

从西西里到中国
2020-05-23

1698年,郭弼恩神父(CharlesLeGobien)在巴黎出版了一个重要著作,它以此前不刘应神父(ClaudedeVisdelou,殷铎泽神父一度在杭州的下属及合作者)寄到法国的“忠实回忆”为基础

生是基督死是福
2014-11-02

我借台湾的一首耶稣苦难歌歌谱,填写了一首《追思歌》(见《甲年主日弥撒经文》P587),或许,今天我们可以在追思礼仪中咏唱:月有阴晴有明,常显主的恩典;人有生死有别离,耶稣是我们救星。

特稿:虔敬耶稣圣心——做一个知恩报爱的基督信徒,勇敢见证美好福音
2013-05-31

今年在礼堂结婚,也许年在法庭离异。人的爱是如此的脆弱,人的爱俨然具有不确定性,人的爱在许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众所周知,父母的爱虽然没有条件,不会改变但却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特稿:虔敬耶稣圣心——做一个知恩报爱的基督信徒,勇敢见证美好福音
2013-06-01

今年在礼堂结婚,也许年在法庭离异。人的爱是如此的脆弱,人的爱俨然具有不确定性,人的爱在许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众所周知,父母的爱虽然没有条件,不会改变但却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病痛是天主赐给我的一种大爱
2009-12-01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著名作家明来信这样说:“你身残志不残,在非常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靠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为社会为人民作出了如此惊人的成绩,我既感动又很震惊。”

移民特稿:中国教会回应移民问题
2013-01-13

永年本堂孙继根神父、副本王路明神父每年定期探访和关心这些移居外地的教友,并鼓励和带领他们陆续在多个城市成立了基基团,将外出教友们组织和团结了起来。

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信仰起来——关于中国文化的“信仰困局”
2015-05-10

有人说,宋明理学是儒学的第二期复兴,可是,同样处在一个共同起跑线上,为什么基督教就推动了世界,而我们的新儒学却偏偏就致了宋明两朝都遭致亡国恶运呢? 

圣教礼仪的神圣与尊严不可侵犯
2012-07-25

62.在常期供圣体的圣堂内,每年应举行数明供圣体(圣体降福),让教友怀着更深厚的感情和虔诚,朝拜这一奥迹。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明爱和社会发展服务机构。但建国以来,我们失去了这一切。八十年代,基督新教在南京成立了“爱德基金会”。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地方教会经过摸索,也于1997年成立了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