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恒心行善,寻求真荣、尊贵和不朽的人,赐以永生,岳母把一生的爱给了儿女,把一生的爱奉献给世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基督徒荣主爱人的品质。
事实上,基督徒的一生就是一个漫长的四旬期,是在连续不断地重复着悔改、更新、净化、归依、避恶行善的程序,并力争日趋完美圣善,更加相似救主耶稣的仁爱、慈悲、良善心谦,最终相似天父的美善纯全。
“你们信教不就是教人行善吗?那就为村里做一些好事吧,帮村里照顾照顾那些孤寡老人怎么样?他们没儿没女,一旦生病,都没人去照料,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啊?”“这个主意好!”
他以真诚的心想告诉人们善恶有报的道理,劝诫世人重德行善,可谓用心良苦。(摘自韶关人网)
神父建议一种精确的态度:倘若伪善是在没有行善时自我表现,那么对抗这趋向的一个有效补救办法,就是也要把所行的善隐藏起来。
在此四旬斋期,也正是我们祈祷、斋戒与行善工的时候。新冠肺炎流疫的危机情况促使我们深刻反省上主对我们人类的计划。全能的主是良善仁慈的,当某些事发生时,即使是可怕的事,也一定会是他无限美善的标志。
是第一个儿子,因为「服从并不在于答应与否,而在于实际作为,在于栽培葡萄园,在于实践天国,在于行善」。教宗说:「借由这个简单的例子,耶稣渴望跨越一种宗教只被看做外在惯例的情况。
因此,“爱推动我们从‘为什么’过渡到‘为了谁’,从我活着为什么,到我为谁而活著,从为什么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到我能为谁行善”。
教宗方济各在当天中午领念《三钟经》后,提到这位新真福,称“他是一位热心行善的神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惨时刻没有抛弃羊群,而是保护他们,直到流血牺牲。愿他的英勇见证帮助我们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考验”。
(谷八36-37)借此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远离世俗,勉励修德行善,最终使自己的灵魂永远生活在天主的圣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