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降福克拉科夫明爱会两间服务中心
2016-08-01

一间是年长者日间照护之家,名为「慈悲园地」;另一间是穷人接待中心,名为「慈悲之粮」。这两间服务中心是波兰明爱会献给教宗的礼物,旨在纪念以慈悲为主题的本届世青节,作为有形可见的慈悲标记。

近期中国天主教产生四位主教(三)
2006-05-26

编者按:2006年春末夏初,中国天主教会有四位主教获得祝圣。首先4月20日,天主教苏州教区为徐宏根神父举行晋牧典礼(参见本报第265期)。然后4月30日,天主教昆明教区为马英林神父举行晋牧典礼。

梵蒂冈对中国梵蒂冈建交感乐观
2005-06-23

刚结束亚洲多国访问,但不包括中国的拉约洛表示,梵蒂冈一直考虑与北京建交,他认为建交并无不可以克服的困难,相信凭双方的善意及友谊,能够取得成果。  

毛里求斯:路易港教区即将启用平信徒培育中心,纪念让·马尔若枢机
2017-07-21

(梵蒂冈电台讯)毛里求斯路易港(Port-Louis)教区修建的平信徒培育中心已经竣工,以让·马尔若(JeanMargéot)枢机命名,纪念教区的这位前任主教。

河北:普世夫妇恳谈会中国北方团队举行“分享大纲研习会”
2017-01-02

此次研习会由献县团队树兵和美如夫妇召集,上海团队的黄人和防修夫妇带领,在献县活泉灵修中心举办,有来自山西榆次、汾阳、天津、河北景县、邯郸、献县的10对分享夫妇和6位神父参加。

移民特稿:中国教会回应移民问题
2013-01-13

面对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快速和持续向城镇迁移,城乡牧灵福传任务需要平衡和调整的发展形势,又适逢普世教会移民日的纪念月内和春节前夕的时期,我们谨将信德文化研究所张若翰神父为“中国中心”于2011年6月30日在德国举办的一个有关中国移民现象的专题讲座而撰写的论文

中国天主教教理的起源
2012-03-20

16世纪末,一批批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们不远万里来到到一个他们完全陌生而又神秘的国家——中国,传播耶稣基督的福音。当时的传教士大都来自欧洲,他们所用的宣讲方法也都是他们本国的方法。

为什么土山湾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2010-03-29

土山湾画馆比刘海粟1912年开设的中国最早的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早出半个世纪,著名的月份牌画家徐咏青亦曾间接受教于画馆。土山湾因此被称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小德兰与近代中国
2024-08-01

距今近百年前,小德兰的圣髑也曾到达中国,受到恭迎。一百多年里,传颂小德兰故事的中文传记不计其数,以小德兰命名的天主堂也不在少数。中国信徒对于小德兰的钦崇可以说自百年前即已开启。

缅怀中国教会的朋友林慈华神父(下)
2022-09-12

六、对中国留学生的厚爱及“教师和陶成者项目”的起步、形成、贡献(一)对中国留学生的厚爱及羡煞人的“偏爱”……当时,林慈华神父对中国修生、修女和神父留学生呵护有加,重视之高,关怀备至也是有目共睹,一度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