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圣洁的、超性的、有道德规范的、爱人如己的、和谐的生活,应尽量显露出我们与社会人群的不同之处。跟随我的人,不在黑暗中行走(若8:12)。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谈及《圣伯多禄前书》论述的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勉励我们与弱小者和被排斥着为伍,不以恶报恶,而是宽恕和祝福,做希望的光明标记。
传教士们成了一堆黄土,但是,今天的藏人,还在传颂着他们的传奇,无论他们是不是基督徒。八、九十岁的老人,提及与他们生活过的传教士,就总是哭。想起他们的好,思念他们,藏民没有更好的表达,只会哭。
我们基督徒常常成为了积极行动主义和诸多繁琐事宜的奴隶。认为任务越多,做得更多,尽可能地施展权力,从外部来看更光鲜,拥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就会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教宗要求基督徒家庭首先反省自己的身份和使命。那年,波兰教宗还公布了一封写给儿童与家庭的信函,并以家庭为1994年《世界和平日文告》的主题。
我们基督徒的灵性生命的提高也是一样。其实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或神奇的经文能一下子提高我们的虔诚和圣善。如果说有,那就是每天坚持祈祷和选择去爱,并常常清洗心灵。
宗座外方传教会的73岁神父嘉禄·多蒂神父是曾在孟加拉国度过了一生的基督徒,帮助残疾人并在精神上指导数百名神父和修女。旨在将人们的本质展现出来。
祈祷让生命充满氧气:正如生活不能没有氧气那样,基督徒也不能缺少祈祷。我们多么需要基督徒为昏沉睡著的人守夜,多需要朝拜天主的代祷者日日夜夜地把历史的黑暗带到耶稣这位世界之光面前。」
在谈到第一个要素,教宗强调,一切都源自于天主的爱,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核心不是“我们的才能与功劳,而是天主给予我们无条件和无偿的爱”。
我们基督徒,蒙受天主的赏赐,得了可以作为本金的“元宝”,可能是知识或者经营头脑,或是资本、土地、工厂、力气、技能,就应该大胆自信的生活,把自己的“元宝”当做荣誉胸章戴在胸前,做一个自信从容的基督徒,才能感染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