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师以其渊博的《圣经》专业知识,有力地结合中国文化,以其《圣经》中的传承即犹太宗教文化做了详实的结合和对比,阐述了一个鲜明的主题:雅威(天主)的大爱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和文化的各异,给予了整个人类一个被救赎的喜讯
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念经,并把这个传统传承给新教友和后代子孙。
他们经历了奠基阶段(1953~1960)、成长阶段(1961~1971)、自立阶段(1972~1990)和传承阶段(1991~)。
今年是教区家庭年,如何巩固家庭信仰很重要,每一对夫妻都担负重要责任,要尊敬老人,夫妻恩爱,教育好子女做好信仰传承。
杨神父指出,身为基督徒,效法耶稣爱人的典范,实践基督福音的教导,传承教会的博爱精神,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国家有难,我们基督徒理应为国分忧,体现责任担当,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我们的最大力量。
父母传承下来的善表将永远推动着后代子孙们去效法。
从他们的自我介绍中,了解到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老教友家庭,以前上班没时间,只能当个一年二次的“教友”(春节和圣诞节来教堂),现在退休了要继承家族传承的信仰宝藏。
十余位神父紧紧围绕崇俭戒奢主题进行讲道交流,共同探讨教义教理中有关“神贫”“节德”等教导,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性宗教团体《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倡导广大神长教友效法耶稣,度简朴生活,共同促进教会的健康传承
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阵阵邪风,似乎要将传承已经两千余年的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彻底推翻。如今,《犹达斯福音》被人不齿后再度被抬出,颇有闹剧的味道。
其实这种说法也存在一定道理,但就著作本身的传承看,古版和现在版的区别很小,单凭年代来赋予它的收藏价值还是过于肤浅,真正的价值还是它留下的思想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