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喜悦是爱,喜悦是祈祷,喜悦是力量。天主喜爱那些怀着喜悦给予的人,如果你怀着喜悦给予,你将会给得更多。一颗喜悦的心来自一颗燃烧着爱的心。爱之功亦即喜悦之功。
教宗于是进一步解释说:“这个看法显示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信仰是简单的事:我们相信天主是人类生命的开始和终结。这位天主与我们人类建立关系,他是我们的原始和未来。
由于慈悲,天主与以色列民(同行)的历史成为救恩史。圣咏不断重复「因为他的仁慈永远常存」,看来是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幅度,将一切插进「爱」的永恒奥秘之中。
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二O一三年一月一日的和平日指定主题——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
而这位耶稣会会士顺着生命前行,因为他相信天主总是一样爱他。他所相信的天主的爱,是他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只要拥有天主的爱,他可以失去其他一切。那就是我们在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中所看见的。
因为经验天主的不在,有两种原因:或者背向天主,或者朝向天主。有的人基本态度是背向天主。
教宗解释道,「大圣若瑟是个有信德的人,这份信德使他在似乎黑暗无光的时刻找到光明,在他生命的困境中得到扶持。
(咏147:3,6)简而言之,天主的慈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真相,从中,天主如同父亲,如同母亲,由于从心底牵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而揭示了自己的慈爱。如果说这爱是「牵肠挂肚的」,并不夸张。
教会肩负使命,传报天主的慈悲,也就是福音跳动的心,并将天主的慈悲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基督徒蒙召「走出去」,成为传教的使徒,人人贡献自己的才华,将天父温柔慈悲的讯息带给整个人类大家庭。
一、他对天主的挚爱敬拜赞美是信友对天主抒发爱情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