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热情开朗的加拿大籍满而溢神父住在这里,为他们开设了英文会话班,通过与学生们聊天,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帮助他们度过了语言上最困难的阶段。
1922年前入藏梵蒂冈图书馆的汉籍文献总计约1300余件,这些珍贵文献于2008至2014年用六年时间以任大援教授为代表的工作团队获准在该图书馆进行整理和编撰工作,将《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
1603年就读于帕多瓦大学,在此结识了德籍教士邓玉函(JohannSchreck,1576-1630年5月11日)。1600年艾儒略年仅18,即鄙视功名,弃家修道,加入耶稣会。
陕坝天主堂地处著名的河套灌区,一百多年前比利时籍神父将福音的种子播撒于此,是我教区最大的也是教友最多的一个堂区,教堂面积近1000平米,高耸的钟楼直入云端,成为古镇陕坝标志性的建筑物。
根据梵蒂冈电台报导,教宗方济各10月14日上午接见了由菲西凯拉总主教率领的出席圣座新福传委员会大会人士。教宗在讲话中提出新福传的三个重点,即见证的首要地位、走向人群的迫切性和以基督为中心的牧灵计划。
当我们明知生命中某些看重的人士、财富、关系、职务、能力、青春、健康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还是念念不忘、无法释怀,终日生活在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中,却错过了当下能做、该做的大小事务并享受新的生活。
要说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其实也并非几个洋节可以如此让某些人恐惧,那些将校门封起来躲避洋节的爱国人士,自己却整天穿着西服洋装,从里至外都洋里洋气,却整天指责别人崇洋媚外,殊不知,即使某些鼓吹国学人士,也动辄将满清马褂一套行头当成民族文化的图腾
英与马等人,为了中国教会的本土化,做了大量的工作,竭力提倡培养本国教会人才,希望在中国能够设一所综合性多学科的高等大学,以培养教会人才,提高天主教人士的学术水平,从而在中国社会重树形象重振声望。
宗教脱敏,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开放与发展,由学界和宗教界人士提出的一个呼吁。另外一方面,宗教也需要大众对它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看待。日前,有学者再次表示,对宗教的客观介绍应当进入到公立学校的通识教育。
同时,因为当时中国天主教会人士的大力宣传抗日与救助难民,此爱国义举也得到了当时教宗比约十一世的积极响应,他特别向中国捐款,以襄助当时上海的难民救护等慈善事业,同时也向当时的北京捐资,办理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