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在读了《嘉尔默罗的对话》一书之后,情不自禁地也向天主祈求作殉道圣人的恩典。天主垂听了我的祈祷,但以何种方式啊!现在我的内心世界处于黑色的焦虑之中。
可以说,这样的作品是建立对话桥梁的果实。丁松筠神父正在河北阳原县泥河湾拍摄一部关于耶稣会德日进神父的纪录片,不料5月31日,刚返回台湾,就因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进入到一个这样的现实中,需要非常小心翼翼,才能够了解、欣赏和对话。不了解,就爱不起来,要爱上它就一定要了解它。从语言、历史和宗教身份出发,特别是藏传佛教和萨满教。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日两种文化都必须软下身段,谦虚聆听对方,换位思考,通过对话、交流,学习相互接纳。
“相互顺服”是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尤其是在用自我利益来激励个人的组织,因为,相互顺服是受对他人的爱和尊重激励的,这种顺服是在一种安静的对话中出现的。
因此,本文希望能推动跨宗教间从公益事业上的接触对话,推动有信仰背景公益事业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有信仰背景的公益事业的重视和研究。
愿现在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再次对话的时刻,为寻求稳定和持久的解决问题办法,使双方和平共处。愿生活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人们不再受煎熬。愿在非洲多个国家众多无辜百姓遭受的恐怖攻击得以终止。
(谷/可6:14-29)至于上主对自然律和意外事故的干预问题,从耶稣在山园祈祷和十字架上与其天父对话中,犹可见耶稣一如我们普通人的挣扎:“阿爸!父啊!一切为你都可能:请给我免去这杯罢!
我们要恳求上主,好能在那里,在那块目睹祂出生的圣地,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彼此恢复对话、重启相互间的信任。
短短的一两句对话中,几个重点词汇我都听不懂。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提及自己做英语教师的背景了,此事也教育我不断地学习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