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改就是认罪,要一个人认罪很难,要一个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言行举止更难。因此,只有信靠耶稣,靠主才能战胜罪恶。2、为什么要悔改?耶稣明确告诉犹太人: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张光来)一如圣父方济各在四旬期嘱咐我们的:我多么希望施舍能成为每一个人真正的生活方式!……当我们施舍他人时,就参与了天主对他每一个子女的眷顾。
这些献身事主的人(包括修士、修女和修会神父等),他们生活的特征就是在教会所认可的固定生活方式内,公开宣认遵守神贫、贞洁、服从的福音劝谕。
究竟人要度怎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看清楚天主的圣意。我们在生活的实践中,能逐渐领悟天主的旨意,继而不断地发现、继续响应。
疫情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我们的生命发生了改变,但可能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都在计划和反省,疫情结束后,如何通过现在的经验,更好地带领教友面对新的挑战,走向天主的怀抱。
为了进入中国文化和生活,他起初按照该国风俗习惯穿着佛教僧人的服装,但后来他明白最好的方式是采取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服饰。知识分子们穿得像大学教授们,他也那样穿着。
探寻这些文化习俗与宗教历史的过程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除去艺术展品和建筑结构,修道院另一侧的酒窖更是带给了我们更多对文化氛围的感受。
莫林在《赞美的力量》一书中说:“赞美天主,并非是达到成功的诀窍或特效药,而是一种在天主圣言内的生活方式。我们并不为预期的结果来赞美天主,而是为目前的实情赞美天主。”
通过新的诫命,耶稣使他的门徒也分享他的生活方式;他让他们像他那样去爱。那天晚上,他祈祷说:“使你爱我的爱,在他们内,我也在他们内”(若17:26)。从此以后,他将作为爱居住在他们内;他将在他们内爱。
(二)简朴生活的操练:圣方济各本人“衣麻跣足,托钵行乞”的生活方式,活出了“不求被爱,但去爱”的祷词精神。这种简朴摆脱物欲捆绑,使人敏锐感知他/她者需要,是当代消费主义洪流中的解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