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8:22-31;咏8:4-9;罗5:1-5;若16:12-15通过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启示,基督徒信仰的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天主,圣父、圣子和圣神。
隔年,1920年8月,他怀着信德热情庆祝了为奥罗帕“黑圣母”像的加冕礼。为了表达他的政治义务,同年12月加入了人民党,并且也加入了至圣圣体会神父们办的“大学夜间朝拜圣体青年组”和“青年成员组”。
基督徒的苦难应与基督的苦难结合来看(参罗8:17)。上主容许苦难,有时是为了:磨炼信德(雅1:2-4)呼唤悔改加入基督的救恩工程因此,不是每一个苦难都是诅咒,也不是祝福总是以顺利显现。
圣女大德兰(St.TeresaofAvila1515.3.18-1582.10.15),这位西班牙加尔默罗会的改革者、杰出的灵修文学作家和教会圣师,以其极具深度与整合性的灵修精神,为在旷野中跋涉的现代人指明了一条通往内在丰盈的路径
在基督耶稣内,藉着信德我们知道:磨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罗5:3-5)。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取自《易•系辞下》)。
荷兰的文致和主教,法国的夏露贤院长神父,奥籍的柴斯嘉(中文名柴慎成)神父,法国的贝堂德(中文名贝德良)负责教区总务的神父,荷兰的卫之纲神父,荷兰的纪艾德辅理修士,波兰的布林兹(中文名白来福)辅理修士,法国的罗比亚
正如圣热罗尼莫所言:“不认识圣经,即不认识基督”,当我们忽略对圣经的阅读和研习之时,我们便丧失了认识基督的能力。
教义意义与灵修逐句解析:①「如果我们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生」与基督同死:象征洗礼时,我们与基督一同埋葬旧我(参罗6:3-5)。与他同生:预示新生命的开始,以及日后身体的复活。
[4]罗马公教会也面临着自圣安布罗修和教宗英诺森三世(1215)以来的新的政教关系模式,即,罗马公教会的教权与世俗的民族国家的王权在司法层面及训导权威与世俗法律权威等关系。
徐光启之后,中国人李天经和传教士罗雅各(JacquesRho,1590-1638)、汤若望(JeanAdamSchallvonBell,1591-1666)以及后来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