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教友教利科从1996年开始就离开家乡,辗转各地打工,各行各业也都尝试过,现在内蒙临河务工。一晃16年过去了,教会这个家,对他意味着很多。他感慨道:每到一地,我内心最渴望的是找到教堂。
[4]它出现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ofWestphalia)中,指把原先由教会管辖的土地转移到由非宗教的世俗政权管辖。
西方哲学大师保罗•蒂利希曾郑重提示:宗教是文化的一个维度,而不是一个方面。可是,宗教明明是文化的一个方面,为什么还又是文化的一个维度呢?就是因为它的形而上学品格,也就是因为它的信仰。
田口神父和日军宣抚班的有志将兵在太原郊外的玛利亚·亚松大修女(Sr.MariaAssuntaPallota,玛利亚方济传教修女会)之墓前祈祷了。
在此我想到了孔子的提醒: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将临期是等待即将来的天主救恩的时期,是等待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喜乐时期。
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
在圣人的译名方面,今天的华人教会出现很多的版本,台湾的教会为推动本地化把圣人名字翻译简单化,如:文都拉翻译为文德、则济利亚翻译成采琪、依搦斯翻译为雅妮等,若翰翻译成耀汉,有复兴中华民族之意。
为此,今晚我们特别想到遭父母拒绝爱的婴儿;想到享受不到家庭温暖,流浪街头的儿童;想到遭野蛮利用为士兵,成为暴力工具,而不作为修好与和平使者的儿童;想到被色情和其他种种妄用的可恶行业严重伤害到心灵的儿童。
[57]参看戴都良(Tertullianus),《驳斥马西翁》(AdversusMarcionem),IV,9,CCSL1,p.560;奥利振(Origenes),《驳斥赫拉克里达》(DisputatiocumHeracleida
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做一个不为名、不为利,踏踏实实,无私奉献,名符其实的好神父或者好教友;才能让人们从我们的身上认出我们是基督的徒弟。国有国格,人有人格,教有教格(也就是教友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