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远眺,郁郁葱葱的起伏的峰峦和西边天空的绚丽霞光交相辉映,使耸立山顶的圣母大堂更加雄伟壮丽、引人注目。因有翠绿背景的陪衬,白色的圣殿圆顶格外显眼,使人望见之后油然升腾倾慕深情,颇有心旷神怡之感。
大堂正门上方悬挂着长长的挽帐,显得庄严肃穆。而堂门左右则高高悬挂着两幅长约25米的挽联,令人瞩目。
有一个教友介绍,前几年堂后院出现个一米多的大坑,如果下雨灌上水,就可能殃及大堂。
13号一早,四川神哲学院的师生,在修院的大堂,与中南神哲学院的全体师生及堂区教友举行了弥撒感恩圣祭,修士们优美嘹亮的歌声,把感恩祭推向了高峰。
另外,圣玛加利大堂慕道班导师黎瑞美表示,本地不同族裔的信徒和睦相处,见证了信徒在多元中共融。
在众多热心教友的慷慨奉献下,这处赖圣母慈恩而在佛教扎根的大环境中耸立起的朝圣地终于在1936年由著名设计师潘世义设计建造了全新立体式风格的大堂,犹如汪洋迷途之中亮起了一座指引方向的信仰灯塔,宣扬圣母慈恩
韩神父向教友们提出建一座美观大堂的倡仪,大家一致表示赞同,但必须填海造地,这意味着圣堂建在海上,耗资巨大。
几年来默默无闻地为主作工,如:大堂外墙的三期(三年)修理,他带头当了粗工,粗工是他的拿手活,人家说他是半个泥水匠。
借着感恩祭、圣言的宣读、团体的祈祷、饼酒的标记等体现耶稣的临在,弥撒圣祭已经是很完整的了,所以圣体(柜)保存在大堂或是小堂中都不影响我们的感恩祭,而如果在大堂中心位置保存圣体柜,给教友的印象就是圣体柜是中心
而且整个大堂,坐满了教友。整个礼仪气氛,让我感到很放松,没有一点紧张感。我讲完募捐道理后,全堂教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