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外在的限制及伤害——身体上或心理上的——没有束缚过他们的灵魂,他们在苦难,甚至在死亡面前,重新获得自由。
我们外在的生活,就是我们的言行,都不断地揭示我们的内心;那里——我们内心的最深处——储存着引领我们选择与价值观(我们的宝藏)。“善”与“恶”,两者都一一储存在每人的内心。
(《天主教教理》1363)换句话说,基督的平安不仅是透过我们的努力、外在的结构而实现,而是特别透过我们迎接圣神的举动,让祂从内里改变我们,使我们更肖似基督。
“吸气”、“呼气”这些间单的动作,自然地将我们的身体与思想联系起来,也将我们的外在与内在连结在一起。基督宗教也对我们的呼吸赋予一个神圣的意义。
(20)为从精神世俗中得到治愈,我们需要重新发现礼仪之美,但这个重新发现,“不是寻求仪式的唯美主义,它只满足于礼仪的外在形式,或只满足于对礼仪规则的严格遵守。
教会曾经不也正是因为这些外在的光辉而误入歧途吗?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罗马短短两三天的观光和朝圣期间,我有幸与阔别多日的故友重逢。
外在的静默固然完全必要,但内在的安静更为重要,也不容易做到。只有彻底抛开日常生活中的忙碌、牵挂和焦虑,获享了内外协调一致的安静,退省者才有机会听到天主的声音,才可以与主相遇,产生反应。
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直接间接看过这位波兰籍教宗,他的外在和内在始终抱着基督的十字架寻访世界各地,号召世人不要害怕向基督敞开大门。
谈到加大利纳的神秘经验便不能不提这位圣女对炼狱的看法,教宗指出:在加大利纳看来,炼狱不是地下深处一个景观的体现:它是非外在所见,而是内心的一团热火。
面对“团体和牧人只专注于外在活动、与福音无缘的结构改革、纠缠不休的组织、尘世计划、世俗化的反思”,以及“有时强求加给所有人”的建议(88),我们需要回到“福音的具体概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