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弟兄》通谕,249)记忆与和平,是互相连系的。看到今时今日的世界现状,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记忆往往都是不诚实的,甚至有时被自身利益的短视而蒙上阴影。
为和平强烈呼吁鲁菲尼部长也表明,在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中,众多代表都谈到和平的主题,以及因战争而受苦的人民。会上为因冲突而受创伤的国家,以及“在几个东方教会遭受的痛苦”发出“强烈呼吁”。
在去年的将临期牧函中,我提到有需要为圣职人员、修会会士和平信徒——特别是我们的年轻人——提供知识和灵性上的培育。我们仍然有赖信仰小团体和礼仪,支持我们学习和实践如何成为共议同行的子民。
以及教宗庇护十二世的教导:“和平不会失去任何东西,战争却可能失去一切。”
《崇祯历书》:公元1629年,由徐光启和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罗雅谷神父等开始编订,历时五年完成,其中广泛介绍了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天文数据及科学成果。
他又指出,教区还曾邀请过国内外的其他修会前来考察及收录她们,但都没有成果。他强调,现在虽然说是撤销整个修会,但若堂区愿意雇用个别修女,她们是可以留下来服务。
梵二大公会议是以当代文化的眼光重读福音,它兴起了仅仅源自福音本身的更新运动,成果斐然,仅礼仪便可见一斑。礼仪改革工作为天主子民如何从具体的历史场合出发来重读福音,是一项服务。
一位普通的妻子和母亲这样说:我每天通过比孩子们早起床的方式,培育我与耶稣的关系……几年前,我开始用这种行动做四旬期的奉献,产生许多成果,现在,这已成为我每日的习惯。
而现在,在信仰者中又再次体现,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上天的恩宠,这是信仰与事业水乳交融的成果。当今社会上流行以写稿为生的“自由撰稿人”,他们出卖自己脑力劳动,卖文为生,日子早已达到小康。
答:是的,我愿意说,教宗所关注的方面都有正面的成果,就是可以以基督的名,以基督信仰的名,宣布好讯息,而且知道这讯息进入了那些乐意聆听他的人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