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艰难或痛苦的时刻,也需要别人的安慰。比方说,一名孩童渴望在某场重要的足球赛中大显身手,却输掉了比赛。
(《天主教教理》1039)基督徒的施舍,一方面要以实际的行动体现无伪的爱德,另一方面也应当在施舍中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因为“至高者不悦纳不虔敬者的祭品”(德34:23)。
其实,死亡,有三个幅度:(1)我们每天的晚上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演示着生命的模式:白天,是新的开始,是恩宠的时刻,是我们善尽责任,敬天爱人的时间。
天主子耶稣基督跟随圣神的生活就是我们在圣神内承行天主旨意,和天主圣三时刻生活在一起的模范。我们基督徒的生活也应该是在主耶稣内,跟随圣神的引导,承行天父的旨意,愈显主荣,圣化人灵。
我们基督徒每天早上和晚上的祈祷,就是一个做出选择去爱的神圣时刻。在祈祷中,我们得到主耶稣的爱,我们选择和主耶稣一起去爱。爱,更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庇护十二世(PiusXII)在1945年颁布《宗座出缺》(VacantisApostolicaeSedis)宪章,引入几个新意,从宗座出缺的时刻开始,所有枢机,包括国务卿、圣部各部长在内
我们在成功时、顺利时总会感谢天主,在失败时、在艰难中也会疑惑天主的临在,然而,只要我们留心并体验,主耶稣时刻会走近我们,与我们同行,并且会像父母一样为我们准备好生活的急需。
答:主基督设立圣体圣事,就是为了让人借着弥撒真正分享祂的体血,得到救恩的恩宠,并让我们时刻与祂结合。问:弥撒为什么要称为基督死亡与复活的纪念?
答:可变卖为银钱,带到圣所后再购买食物,在上主面前享用,作为庆祝与团圆的时刻(14:24-26)。这提醒我们,天主不是只要“给”,也愿我们因祂的恩赐而欢喜庆祝,体现宗教节日的团体与感恩氛围。
1994年侯主教去世后,修女们没有忘记这位时刻牵挂着我们的好主教,每周六我们都会去到主教墓地给他念经,求主教为我们转祷。田立新修女(1991年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