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还可以小至盖了房子请神父来祝圣以保入住平安……总之,祈求是人的本能,祈求是时时处处的。
当他在中国大陆为被人抛弃的麻风病人建造漂亮的房子后,他说,我们也要照顾这些人灵魂上的需要,于是他联系当地的修女会,请她们派人去服务这些兄弟姐妹。每一个爱德服务都是和主耶稣一起工作。爱德就是与主同行。
1998年,我买了房子,可正好赶上市场疲软,生意不好做。
仔细想想:我们有固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有房子,儿女双全,成绩优秀,父母健在。真的,我们什么也不缺,可这一切却不能带给我们一丝的欢喜,竟然不能驱走那一个愁字。我们拥有的这一切究竟有什么价值?
没有东西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人和上主都不是。我们无法拥有上主,而是将自己献身于他。所以,艾克哈特认为,灵性贫乏是面对上主时的关键态度。耶稣预言,灵性贫乏的人可以得到天国。上主在他们的心中掌权。
日本兵将六十多间房子搜了个遍,当搜到马车房时,军犬在马粪旁乱扒乱嗅,形势十分危机。神父急中生智,巧妙地把鬼子兵引开。救了战士的生命,保护了百姓的安全。
仁爱之家(HabitatforHumanity)则帮助穷苦的人们建盖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成千上万的西方人除了以金钱支持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之外,他们也献出自己的时间在医院、流浪者之家和学校做义工服务。
因为房子只有十来平米,病人的血腥臭阵阵扑鼻而来,使人喘不过气来,教友们只好轮流进出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大家陪了他好几天直到临终,并主动为他料理后事。
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他付出最多:找房子,安电话,办暂住。淘米和面,烧菜做饭,洗锅刷碗,买票接站,他总是争着干。偶有聚会,出去吃饭,也总是他抢着付钱。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偶然。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那个接待人员立刻帮我联系到他们的教友,并帮我找到了一个房子。价钱,地点,环境都比我计划的好很多……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真实的体会到“天主是爱”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