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三16)今天,这事迹重现於尘世的旅途教会。在圣诞节的礼仪中,天主子民的信仰重新经历天主降临的奥迹:祂取了我们可朽的血肉之身,为了拯救我们,使自己变得微小及贫困。
眼前,他们维护着那些最早的教父、使徒和殉难者们所维护的天主的真理的纯洁性,庄严而纯正地保存着基督的形象,以备一旦需要,就把它显示在尘世的动荡不定的信念之前。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
而十年后,这块不大的谷地上已经居住着72个中外修士,克勤克俭的他们搭建起神圣的教堂,牢固的住房和丰产的果园菜地,在远离尘世的山谷里沉默地祈祷和耕作。
这些远景帮助我们不要把尘世的现实看作是绝对的,而是察觉到天主为我们预备更宽广的前景,重复圣奥斯定的那句话:‘让我们一起渴望天乡,思慕天乡,视自己为世间的过路者。’”诫命,真爱的道路。
尽管儿子和三个女儿都未领洗,却谨遵母亲的遗愿全程以教会礼仪安葬洁净的客厅里,老人安静地躺在鲜花中,她生前的照片系上了黑纱,连同她丈夫的遗像一起摆在儿女们面前,两支闪烁的蜡烛照耀着他们,如同照耀着他们的尘世旅程
我们在尘世生活中,很多时都有着伯多禄不忠的影子,天主明了我们的一切并知道我们的软弱,更知道我们很多时是另一个伯多禄,但天主耐心地等待着,用爱去改变我们铁石的心,这就是天主的伟大。
保禄的写作年代大约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即耶稣结束他尘世生活15年后。保禄关于耶稣的诞生记载过什么呢?什么都没有。
我们身上不幸的事可能是在物质或感情上受到伤害,藉着这句话,耶稣指出:世界上的困难和尘世的邪恶充其量只能剥夺我们的肉体生命,但它们却不能摧毁我们内在的信仰、希望和爱。
这让我们想起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如何在火柱的引导下前进,迈向自由;也让我们知道,我们在尘世的生活,须要时刻跟随基督——世界之光——向着永生迈进,才不致误入歧途
耶稣并非回到先前的生命,并非回到尘世的生命,而是进入了天主光荣的生命,而且与我们人类一同进入这生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