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堡艳丽教友家时,因她好久不进堂,本想她可能忙于世俗,已把信仰淡忘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一进门就看见她床头挂着念珠,旁边放一本圣经。她说我虽然不多进堂,但我没有忘记祈祷,只是家里太忙走不开。
这种畏怕之心恰恰促使他按着天命和圣人之言实践兑现;敢于在随心所欲的世俗大潮中逆流而上。
只有在祈求圣神启迪光照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看清自己灵魂的真面目,也只有在深沉的静默中,我们才会更容易透析天主的旨意、识破邪魔与世俗的诡计。
其实,罪的含义就是“远离天主”,亲近世俗。人若产生这种思想,便已“进入罗网”(约18:8),“由光明被驱入黑暗”(约18:18),前途自然也不会乐观。
第三种陷阱是菁英优越感:有些专业技术的高等阶级试图扩张自己的地盘,与其他教会菁英同谋或竞争,用争强好斗的世俗体制和逻辑来训练自己团体的成员。
源自本笃会传统的圣言祷读(LectioDivina)就是专为默观阅读圣经的一种形式,但这形式最好是一对一有神师带领,或小组形式分享,对于当代忙于世俗的一般信友来说,恐难坚持。
确是如此,我们若一听到任何发家致富的讯息,便立刻寻找,学习别人的技巧,为多赚些钱,多获些利,常是废寝忘食,披星戴月,但从没有像贪恋世俗那样学习主的圣训和处世做人的道理以及稳走天国的技能……主耶稣曾非常明确地告诫我们
(参阅若13:1)就目前看中国教会,修女圣召在世俗的吸引下,如今年轻的女孩选择修道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国内外修女的圣召普遍遇冷。
他曾前往巴黎学习,他是一个很世俗的年轻人,聪明、出色、世俗。他在那里遇见了依纳爵罗耀拉。他做神操并改变了他的生活。他放弃了一切--他世俗事业,而成了位传教士。他成了名耶稣会士,发了愿。
经常会有各界社会名流、政客、商客、普通游客和当地百姓来这里祈祷,还有很多年长者静静地坐在这里,抛开世俗的烦恼,闭上眼睛,重新思考人生,悔改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