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们发现自己需要一切,但却是在人生的某一时刻,我们独自一人,不再有他人的帮助,也没有人可以信靠时才发现。此一残酷的事实,当许多人发现时,为时已晚。当今社会孤独和遗弃的现象逐渐发酵,其根源多重。
这让我们想到,如果在第一时刻,他们的缺席在被选团体中是坏榜样,那么为什么后来圣神的恩宠认为禁止他们执行所接受的使命是不好的呢?谦逊和明智的梅瑟理解得很好。
禧年作为“恩宠的时刻”,呼召教会重新焕发“传报喜讯”的热忱。这种见证不仅是言语的宣讲,更是生活的见证。
圣人和圣女,常是教会历史最困难的时刻中,革新的泉源和起点。”(《天主教教理》828)历年来,在圣教会里,有无数的男女圣人可以作为教友们的榜样。
似乎博得了一些认同,基督徒也在静默中承受着教宗的病痛。不过,随后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另外一个场合说,我们不能浮浅到只能接受一位光鲜靓丽的教宗。一位受苦的教宗,是同一信仰的奥秘。
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本来苦象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群众并未怀疑,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当时刻来临,您在白冷一个马槽中生下了人类的救主。天使欢欣地齐唱:“天主受享荣福于天,善人受享太平于地。”天使的歌声荡漾于天空。
按照我们“向来如此”的习惯继续下去,这样做是不好的,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分辨的能力。分辨会引导我们前进。重要的是,不要独自分辨,还要与长上对话。如果你接到枯燥无聊或者你觉得不适合自己的任务,那就要去分辨。
1994年,主教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是仍然时刻挂念着教区的建设。当时备修院的小圣堂刚刚奠基建设,主教每天都要拖着病体、拄着拐杖去看好几次。正是在他的辛勤努力下,邢台教区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处在被催眠的状态,茫然不知将面临的一个最关键的时刻——天主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