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着生命的圣言所团聚、并以圣事的德能所支持的子民,都能在救恩和爱德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圣而公教既是主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的,目的在于分施救恩于众人,确认传扬救恩的消息是其当尽的天职,责无旁贷。
自明末清初以来,河北作为畿辅重地,一直受到教会重视。近代特别是民国以来,河北一跃成为天主教大省,其教堂数目、教友及传教士人数等均居全国首位。
英、马两位上书教宗请兴学书,在当时没有得到教廷的重视,因当时中国的南北两大传教中心上海和北京,分属耶稣会和遣使会,上海已有耶稣会办的震旦大学,而管理北京教区的遣使会对于办大学不感兴趣。
俄罗斯如果派遣卡车运送救援物资到乌克兰去,启程以前,全体驾驶会下车等待一位大胡子的东正教神父洒圣水来祝福他们,这都是表示普京对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视。
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说与徐光启重视家庭信仰教育、信仰传承有直接的关系。《徐光启传》谈到公临殁之际,惟内外孙二人。……及启笥箧,惟敝衣几袭,银一两而已。
最后我再跟大家沟通一个信息,在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逐步拓展的新形势下,在民政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依托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成立中国儿童福利协会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应该说这个事情也与我们今天养育研讨会一样
无论是信教者,还是无神论者,也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洋人,都曾被利玛窦等人的故事所打动;作为纪念利玛窦等明清西方传教士的圣地,这里的每一块碑石都得到了今人应有的重视。
(一些传教士开始将天主教经典翻译为中文)因为中国古礼重视“衣冠必整”。因此大典记中必须戴冠,而西方礼俗中以除冠为示敬。所以西方弥撒祭服中并无特制之冠,金尼阁的请求至清末,民初以后才被渐渐废除。
随着“接受”、“给予”观念上的改变,人不再重视与基督“奥体”的亲密关系,代之而兴起的是“高高在上的审判者”。教友即使偶然领圣体,都先以“怕情”式的斋戒及告解作准备,并战战兢兢地领受又恐防碎屑。
近年来通过教区多次福传大会的推动,各堂口对学圣经更加重视,首先是抓骨干队伍,以堂管组成员为主,与各圣经小组长一起,每星期学习一次、讨论主日圣经,对圣经中不懂的地方,相互提问相互交流,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教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