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只有60户左右人家一个深山僻壤的小山村,教友信德坚固,主恩浩荡,圣召众多,先后竟出了13位神父,一位主教(8月4日刚祝圣),10位修女,近20位贞女。
通过灾难,我们更珍惜生命,并为自己能够继续活着而不断感恩,同时还要牢记圣训,善用主恩,随时随地准备离开人世旅程而到达永远的天乡。
我们圣经学习组里有个新教友,他是因患了重病获得天主的救恩而领洗的。他对主非常虔诚,他说学了圣经就要按圣经的要求去实践人生,常喜欢热心帮助别人。
(《弥撒经书总论》28)梵二以后,重新编排的《弥撒读经集》,遵循圣经读经的安排,借以彰显新约、旧约及救恩史的统一性。教会重申自己的信德:那是对于基督透过他的话,临于信友之中的信念的坚守。
1624年金尼阁神父从罗马返回,给徐光启带来了教宗颁赐的宗座遐福,光启朝服朝冠,跪领教宗恩命,表现出极大的尊敬与感恩之情。
以前在耕莘文教院参加弥撒,朱恩荣神父讲道时特别喜欢临场抽考:读经二说什么?福音出自哪里?
教宗本笃十六世先概述了「贤士是怎样的人」,他们不眠不休止寻找天主及世界的救恩,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全。他们寻找更伟大的事物,他们是有渊博学问、天文知识和深厚的哲学基础。
早餐果汁三文治、火腿加煎蛋、穿凯文·克莱恩的衬衫、戴卡地亚手表、喝星巴克的咖啡、用苹果电脑、陈设宜家的家具,上下班要打的、频频换手机……这才够得上品位;从服装到家用电器
但是如今就有的人相信,而且拒绝耶稣,拒绝救恩,拒绝人类的美好未来和希望!如此,不幸福,痛苦,还能怨谁呢?只有自作自受了!司祭长们拒绝复活,因为他们一直与耶稣唱对台戏,似乎可以理解!
我将这一切微不足道的特长,都归于母亲的代祷和圣母的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