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神父,他温良恭让、勤劳节俭、艰苦朴素,视羊群如己出,不管黑天白夜,为教友服务着,付出着;作为一位神父、神师,他视修士修女为孩子,树立灵修榜样,牧者形象,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言传身教,照顾着,教导着
于是神学家们又引出神学上的信德、望德、爱德三项指向天主的美德。
宗徒们体验到上主的友情,看到祂医治病人、与罪人同食共饮、饱饫饥饿者、亲近被排斥者、触摸不洁之人、与贫穷者为伍、邀请人以真福八端的福音精神生活,以一种全新和充满权威的方式教导,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许多参礼者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开始排队,等着接受安检进场。当天清晨浓雾笼罩、湿气寒冷刺骨,但这并没有浇熄信友们送拉青格教宗最后一程的热火,很多人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进入广场。
求你主宰我们的生命,在我们家庭、团体、教会中真正为王,让我们远离一切犯罪的机会,使我们整个身心灵为你所用,因为离开你我们什么也做不成。
这是个不可或缺的见证,因为,首先世界“正在呼吁福传者向它讲述一个福传者自己应该知道和熟悉的天主”(《在新世界中传福音》,76号)。它不是要传递一种关于天主的意识形态或“教义”,不是的。
修士牧灵实习和社会实践时,培育者不只是派遣,而是要陪伴。和异性正常交往是有益的,神父不但要成为理性的人,也要是感性的人。
然而,我们却常常遇到不同的牧者形象,不同的牧灵方法,这是因为个人的特性,以及在所处环境中被影响的结果。主耶稣基督是我们的牧者;祂也是每一位牧者的标准榜样(咏23:1-6)。
1870年左右,住在相四房村的方乾高先生(即方维平神父和方祖耀神父的祖先),受李姓家属的影响而进了教。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孝经·士章第)儒家以尊敬长辈为行孝的第一优先。而圣经同样注重孝敬,但却有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