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姨和姨夫大训堡和修石渡是隔泾河相望的两个教友村,距离近、信仰相同,所以这两个村通婚的很多,曼姨是妈妈的大妹妹,也是由修石渡嫁到大训堡,姨夫是普通农民,农闲时去建筑工地挣钱补贴家用,在两个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曼姨生病住院了
因此见他人受苦、孤单、生病、无家可归、受轻视或贫困时,也会感到痛苦。爱是心的跳动力,使我们走出自我,并与他人建立分享和共融的连结。「群体的爱让社会能够迈向爱的文明,这是我们全体都感受到的召叫。
这位老神父告诉我,他用每个机会爱教友,也让教友们体验到他的爱,为他们举行圣事,陪伴在低谷和艰难中的教友、探望生病的教友们、帮助他们在灵修上成长等等。这位老神父将“爱”留给了教友们。爱,就是最好的记忆。
也许是生病的邻居,也许是遇到困难的同事,也许是街头无家可归的人,也许是教会团体中需要关怀的独居老人。我们要以基督的眼光去看待他人,识别出隐藏在各种境遇中的“近人”。
我一直认为,爱人、福传、助人、为教会服务、献爱心、谦虚、忍让、宽恕……是光荣天主,但是我就是不明白,我一个无名小卒,生病怎么就能光荣天主?我问耶稣,但耶稣当时没有回答我。
我们从福音里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优先对象不是我们的朋友或有钱的邻居,而是那些穷困的人和生病的人、那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却无人帮助的人,以及那些没有能力报答你的人。
梁玛利亚开始了不分昼夜的加班工作,然而由于身体在长期繁重的工作下吃不消,经常生病看医生,月月都攒不下钱。
么儿-----即是包神父,因天主的垂爱,给了他无上的光荣而成为天主的牧灵工具,我们在部落里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并感谢天主的眷顾,但没想到大儿子因生病,不久就离开了我们。
黄老师说,中国很多孩子有忧郁症,原因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很多压力,孩子因为害怕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内疚,内疚让他生病。
教区大家长首先要注意照顾神父们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要,尤其要注意照顾年老生病的神父,让他们得到妥善适当的疗护和赡养。虽然教区经济很拮据,但养护照顾神父比任何事业都更重要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