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的「教育标准办公室」几个月前也发现,由于宗教教育的标准是略为教一下,许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对基督宗教祇有「非常有限的理解」。
这就是我如此愿意强调的牧人标准:接近关怀人! 教宗特别提到神父施行修和圣事的仁慈心肠,这种心肠体现在他的全部行为上:他接待人、聆听人、给人提出忠告及赦罪的方式。
一个不学习福音的基督徒,不是标准的基督徒,圣热罗尼莫说:不认识圣经就是不认识基督。
教宗还说,应该知道若没有这种对真理的寻求,人人都会成为自己和自己行为的标准,开启权利主观论断的道路。如此一来,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权概念将被个人主义的权利思想取代。
基督已经把成圣的标准赐给了我们,我们只要按照他的生活塑造我们自己的就行。或许我们要问:单靠人性能力足以回应天主对每个人的成圣召唤吗?
他说:我们要学会在静默中,在我们内心识别出他呼唤我们的声音,这个声音将我们引向生命深处、生命的泉源、得救的源头,好越过我们人生的局限,向天主要求我们的标准敞开自己,与他建立关系,他是无限大爱。
当然我也看到一些我不懂,也不太认同的事,如有人向我介绍一位修女,她穿着花衣裙、带着手环、留着烫过的长发、穿着高跟鞋,除了脸没化妆外,十足是个标准的现代都会的时髦女性。
2011年10月13日“信德”第6版刊载了一篇题为我见我闻(作者:楼美娟)的文章,其中说到在南方某地,见到一位修女,穿着花衣裙,带着手环,留着烫过的长发,穿着高跟鞋,除了脸没有化妆外,十足是个标准的现代都会的时髦女性
当然,这分辨的路程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基本的标准,最重要的是响应天主的爱。我们观察修生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付诸实践以及他们如何响应我们做的纪录,是否接受。
我们的行为标准即是耶稣以身作则所树立的楷模,还该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恰恰与世俗思想针锋相对,世俗让我们谋取高位,他却要我们无限谦卑;世俗告诉我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却让我们牺牲自我舍己为人;世俗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