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宅虽然保持当年的原貌,但四周环境、纪念馆则修建的非常优美,依山傍水,占地范围很大,大致看过之后,又匆匆赶回主教府,大家都很疲倦,需要好好休息。
好事多磨的修建工程郑主教的侄女郑修女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们每天在圣母像前祈祷,有一次他们念玫瑰经念到痛苦三端时,主教突然不念了,稍停片刻后主教告诉她,听到圣母在说往高处。这是圣母的第一次指示。
此圣堂是由德籍方济会士胡国临神父于1955年(民国44年)远渡来到盐水镇成立‘本堂区’,第二年修建一所极简陋的临时圣堂,后因奉教者日增,在民国四十八年另建一所较大的圣堂,新圣堂除四周墙壁外
据蔡帮天主堂本堂张伟神父介绍,该堂于1993年5月在100多年的老教堂地基上建成(老教堂在1954年被有关部门强拆),由张伯仁主教和彭丹山神父出资并主持修建。
她细心地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亲切地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她不给自己留一点积蓄,也从不使用任何奢侈品,就连教宗赠送给她的林肯牌高级轿车,她也通过义卖将所得款项用于修建一所麻风病医院
本年寒冬腊月,在外工作的、打工的和做生意的男人们陆续回来了,他就忙乎着在寒冷中沿门挨户“乞讨”,请大家为修建天主的圣殿而捐献也是为能在正月初五教堂举行架大梁而捐献。
因此,当时的教会也急需新祝圣的神父,当时新神父们的工作主要是落实教产,修建圣堂。因此可以说他们是开放后到目前为止,是最辛苦的一批神父。
西安教区公义圣弥额尔大堂即为曾神父最初修建,在现在堂面下还有一方纪念曾神父的碑刻——《钦命中国圣方济各会士义宏曾公老夫子德教碑》。
不只是因为让人想到佛、道、儒家修行的术语,盖因基督徒的修养是以神修建立人与天主的关系为前提和基础,是要人忘记自己,以到达人性所向往的终极圆满境界。
这是专为隐修女们修建的小教堂,两扇铁门紧紧地关闭着。杜会长上前叩门,过了好一阵,才有人打开门,会长没让我们马上进去,我估计是等开门的修女先回避了我们才可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