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3书于清明节(范丽珠: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全球化宗教研究负责人)李天纲教授:谢谢信德文化学会联合复旦大学在筹备会议之外,还通过信德网和基督时报网做了这项调查。
◎李鸿谷李翊摄影◎张雷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听说过一个故事,说你去美国访问,移民官看你是中国宗教局的官员,称你“有移民倾向”,拒绝你入境。是这样吗?
想得太多,反而做得会少,服务就是要放下自己。不知道迎接我的会是什么,也不知道去了能够做什么,我将一切交付于天父手中。与麻风病人的接触通过澳门利玛窦服务中心帮忙联系,我得以到陕西汉中疗养院服务。
第三,重视由少人数团体组织的宗教活动。他们的团体叫[座谈会]。座谈会一边学习法华经,一边分享生活上的苦恼。 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移民热烈支持强调现世利益的教义,移民喜欢信徒互相帮助的气氛。
只有在这方面,中美两国的差异不是多和少的差异,而几乎是有和无的差异。在美国,尖顶的教堂其数量之众多过中国的银行和米铺。在哈佛广场附近的街道上,我曾驻足四望,结果竟然在三个不同的方向发现了三个教堂。
今天中国由于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是孩子少,甚至七八个大人守着一个孩子。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的溺爱心态。
2.与不同信仰的人结婚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男女出生比率严重失衡,男多女少已成为今天这个社会一个现实,这一问题在教会内表现得尤为突出。
但几时我们被派去那偏僻穷困教友少的地方时,可能无人理会,得不到尊重,甚至会不愿意接待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但是,假如某个生存空间出现男多女少,又出现买卖女性的情况,教会内的未婚男性怎么办?
兄弟姐妹们,关键不在于我们在生活中受的伤是多是少,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我的伤口——那些小的、大的,那些永远在我的身体和灵魂上留下印记的伤口。我该怎么处理我的伤口呢?你,你,你,能怎么处理你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