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句简单的话,使我们想起大诗人吉卜林(Kipling)的那首诗:我若高悬崖,母亲啊母亲,我知道你定会寻找我;我若沉溺深渊,母亲啊母亲,我知道你定会营救我;我若被判死刑,母亲啊母亲,我知道你定会为我祈求
不过,圣马力诺教会的历史比这个共和国要更悠久,根据传说,福音是由两位克罗地亚石匠莱奥和马利诺传入的,这两位石匠在公元3世纪来到今日意大利半岛东部滨海城市里米尼。
它的来历是这样的:1606年,三位渔夫在群岛东北部的尼佩湾水域上发现了漂浮在海上的一尊木制小圣像,上面写着:我是仁爱童贞女。后来,这尊圣像被带到科夫雷铜矿,1684年在这里建成第一所朝圣堂。
因为是百人的大朝圣团,那美妙的祷声肃穆、深沉、浑厚,感觉好像整座地下教堂震颤,在这里,我们身临其境地诵念玫瑰经——荣福四端圣母荣召升天。
赫塞尔布拉德在纽约一间大医院担任护士时,曾亲身体验到痛苦和磨难的奥迹。1904年,她身穿圣女布里吉达至圣救主女修会的会服,前来罗马寻求重新建立该修会,并於7年後正式复会。
与朋友分享,我们会感觉很好;与天主分享,他不仅安慰我们的心,舒解我们的压力,即使那些在我们祈祷中求天主纪念的人,他也抚慰他们的心,并用天主的大能软化人心,顺着天主的旨意而生活。
连这些创始者都未曾想过,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萌生的教育经验,二十年后竟然发展成「一种新的文化,诗情画意地居住在这片大地上」,如同贺德林(Hölderlin)以前教导我们的那样。
教宗说,天主愿意他这次访问是伊拉克“在多年战争和恐怖主义以及严重的疫情大流行之后的希望标记”。教宗表示,在这次访问之后,他的内心始终充满着对天主和伊拉克政界、教会及各方人士的感激之情。
首倡全球同时隆重朝拜圣体罗马时间2013年6月2日下午5点至6点(北京时间6月2日晚11点至12点),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了朝拜圣体活动。
在希伯来圣经的中心,约伯的形象是这一哑谜的活生生的象征。约伯是一位正直而虔诚的人,虽然悲痛欲绝,但他不愿否认自己的清白,也不愿放弃他与上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