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吕方在《朋友别哭》中的歌词:“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像梦一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
可是,如果她是高兴的,那为何还要把头埋得那么深,像一个犯错的孩子?她在忏悔以前的生活?她觉得自己卑微,不配领受如此大的恩宠?
她一生为穷人服务,过度的操劳和奔波,使她那干瘦的身躯已经佝偻,深深的皱纹像刀子刻遍她那慈祥的脸,记录了她维护穷人权益的艰辛。即使来参加这样的世界级盛典,身上穿的仍是那件伴她出入贫民窟的粗布衣服。
除此之外,他们还用像哥罗森书一章和斐理伯书二章中那样的赞美诗来歌颂基督,“属神的歌曲”可能是指保禄所提到的一种经验。他曾写道:“如果我会说人间和天使的语言”(格前13:1)。
应该做到像学生上课,专心、集中精力。以前拉丁弥撒,主要凭感情、感觉(因其经文等都不明白)。但现在中文弥撒,看似容易简单,却是要求更高,必须全身心投入其中,紧随礼仪进程!
这也就是为什么基督徒们并非常常像我们今天这样对经文的原意如此孜孜以求。他们明白同一篇经文可能有好几层不同的含义,但他们并不急于解释圣经,而是让圣经为他们解释怎样与基督一同生活。
在圣母大殿前的广场上,教宗方济各在“罗马人民救援之母”像旁,举行隆重的圣体降福礼。自2017年以来,传统的拉特朗大殿庆祝活动及随后到圣母大殿的游行一直未能举行。
观赏圣诞马槽在大殿的礼仪结束后,教宗像以往那样向耶稣圣婴致敬。然后,他坐着轮椅,问候一些参礼者,并来到圣伯多禄广场上的圣诞马槽前观赏。他在那里也问候、祝福、抚摸了在场的几个儿童,赠送给他们念珠。
因此生活而真实的食粮不是像变魔术般地立刻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基督把自己的身体赐给人们,赐给穷人希望,战胜狼吞虎咽之人的傲慢。兄弟姐妹们,那么我们自问有对救恩的渴望吗?
为此教宗警告说:不要以为像当今有人企图用各种方式消除、甚至明显拒绝宗教因素那样,就会获得真正的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