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世代间对话提供了基本原理,而不同世代的男女应在劳动的经验中,发现他们能够合作并为了社会的福祉而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我们乐于遵守严格的法律,因为这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安全和福祉。但是,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样,我们也在努力寻找真正的幸福、稳固和充满爱的关系,特别是(生命的)意义。
从教会方面来说,耶稣在教会内并为了教会的需要和好处,召叫我们以司铎的身份来服事天主的国,为人们的福祉而献身。
1)教区会议(diocesansynod) 教区会议是地区教会所选出的司铎与其他信徒,按照法典规定所举行的会议,用来协助教区主教促进整个教区团体的福祉(can.460)。它由司铎及平信徒参加。
历史背景“和平”(shalom)是一个深具意义的词,不只是指没有战争,而是与天主和好的全面福祉。“万国的财富”暗示耶路撒冷不再孤立,而是成为万邦归来的中心。
“虽然高度发达的国家并不总是能够吸收所有移居国外的人,但必须承认,确定可接受性门槛的标准不能仅仅是维护自己的福祉,而撇开那些被迫寻求接待的人的实际需要”(2001年致辞)。
当我们拥有某些东西,我们只是为大众的福祉去管理它。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会因否定他人的存在而受到良知的谴责。
相遇和对话因此而形成一种“相遇的文化”,这意味着民众愿意以热情投身于涉及所有人的事项;这本身虽然不是善,却是一种实现公共福祉的方式(参见FT216-221)。教宗也鼓励我们在冲突与修和中迈向新的相遇。
真正的文化强化生命的意义,关注共同的福祉。一个真正的文化过程发扬整体的人道主义和促进相遇和相互关系的文化:这是基督徒推进共同福祉和生活喜乐的方式。
在这点,我们要与前教宗真福若望廿三世一起向天主恳求,求祂光照所有的领导人,使他们能造福人群,带给人民世上的福祉之外,也能替人民捍卫和平这项宝贵的恩惠,拆掉隔离他们的墙壁,增强他们彼此间爱的联系,在知识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