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老妇人的心肠完全软下来了。“当然,这孩子只是有点淘气。”她说的是那个男孩。当老妇人要把口袋背到背上的时候,小男孩一步步走到她面前,说:“我帮你背吧!老婆婆。我与你同路。”
我们在描述一个有慈悲心肠的人时会说:这个人很有爱心。可是,宗徒若望在描述天主时直接说:“天主是爱”(若一4:8)。当我们说“天主是爱”的时候,我们不是说天主“有”爱,而是说整个天主都“是”爱。
苏神父除了为修女们授课外,他还担任修女会监理司铎及神师,给予了修女们慈父般的关怀,无论修女们在生活中发生了何等的困难,还是修女们在内心遇到了各样的困惑,苏神父都会为她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今天杨主教离开了我们,我们痛失慈父、痛失良师。往事历历在目,我们将铭记主教的谆谆教诲。主教的教诲将激励我们继续向前;主教的音容笑貌将永留我们心中;主教的灵修精神永远指引着我们未来的路。”
然而,在生活中慈父般的关爱和呵护又使我倍感亲切。吃饭时,他把碗中的面条挑到我碗里,自己碗里只剩下野菜和稀汤,冬天睡觉时,他把衣服都搭在我身上,怕我受冷。
灵修:我们不是孤儿,天主不只是遥远的创造者,而是主动寻找我们、亲近我们的慈父与善牧(参若10:11)。耶稣在新约中也明言:「我是善牧」。
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民间普遍贫穷,无力就医者甚多,吴若石神父平易近人、谦逊温良,有着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
但是,若对待人类没有温柔、同情及挂虑的心肠,那麽,与大自然其它生物密切融洽的情怀就不会是真实的(91)。
但你明明地认识耶稣是你的救赎恩主,却要硬着心肠,屡次去犯罪难为他,钉死他,这是多么没良心呢?
这种观念所带来的后果是,造成他们中的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宗教领袖们浓厚的法律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心肠坚硬而冷酷;缺乏慈悲与怜悯。所以耶稣不断地透过自己的言行,把一位慈悲怜悯的天父的形象不断地介绍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