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吴玉明老人,他自天命之年,经人撮合由河北迁往南天贡与申双娥结婚。年老丧妻后,虽然无依无靠,但体格还算硬朗。但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6月他突然染病,生活不能自理。
(院长的证词)“我们也许已经丧失了怎样知道自己是罪人的意识……,我们很难自视为税吏,或伪善的法利塞人,或痊愈而忘恩的癞病人……,或不结果实的无花果树。”
(洪自诚) ———欢乐才是唯一生存的目的,感官之乐只会催人老。(王尔德)诸如此类的名人名言,我可以一直引证下去。
我从小生长在天主教的家庭里,自母胎起,天主就召叫了我,一步一步地为我铺了路,我从小所听都是爱主爱人爱教会的事迹。良好的环境使我的信仰有了扎实的基础。无论我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去教堂过主日。
这也是在很多具有深刻信仰经验的人身上不证自明的。前几天去探望一位忙于“前线”传教的神父,由于太急于天主的事业,骑车在路上发生意外事故,腿严重骨折。这对一个风风火火的年轻人来说,不啻一大痛苦的打击。
教宗进一步强调:“内心自由是克胜如今已经破坏整个世界的腐败和贪婪的先决要件。只有当天主成为我们的财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每天耐心作牺牲,放弃一点东西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自由”。
也的确,就如圣史若望所写的,“那个安息日是个大节日”(若19,31):历史上最大的节日,因为在这一天“安息日的上主”(玛12,8)完成了创造的工程(参见创2,1-4a),把人和整个宇宙提升到天主子女光荣的自由中
已经上初中的我,自小学所学习的就只有简体字。《圣教日课》早晚功课的经文大部分字都是繁体的。要背诵这些早晚课,就必须解决这个拦路虎。
我们反省一下自己自受洗以来,是否勉励善尽了自己作为天主子女的义务?是否博得天主的喜爱?我们藉洗礼成为“圣徒的同胞,”“天主的家人”,天主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对这大家庭是否尽了责任?是否有归属感?
虽然安老汉始终想不出自家有什么错误,信教有什么不好,但还是觉得事情有什么不妙。他首先意识到,他应该把父亲留给他最珍贵的圣母像请离他精心布置的小祭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