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她每天早晨参与弥撒,花费时间朝拜圣体、念玫瑰经、过补赎的生活。她的这些灵修的实践在传教点给人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卡特丽身上意识到了一种吸引人的圣善,因为这圣善源于她对天主的深爱。
2005年在东闾圣母堂举行的圣体年闭幕大会,他不顾体弱多病,毅然参加,并担任鼓队的指挥。他说,每参加一次教会活动,就像接受了一次洗礼。
要服务人群,却不可染上世俗之风;要挚爱众人,却不私自为己;要先学会俯身为人洗脚,才配走近圣体圣血。”
由这位中间人的陪伴,以色列学得了同步迈进。个人的信德行为需要融入于一个团体之中,融入于以民的我们之中,在信德中,以民如同是一个人,正如天主称呼以色列为我的长子(出4,22)。
维雅内一直等到十一岁才获准开始领圣体。他后来说:“我将永远记住我初领圣体的时刻,那是在我家里,一个大挂钟的下面。”后来,他被送往三英里外的祖父母家去接受初领圣体的进一步教育。
我们在东方见到了他的星,特来拜他。(玛2:1-2)这里提到的东方贤士是指当时波斯(伊朗)的星象学家,他们跟着天上的一颗星来找耶稣。
创价学会的干部强调,正尊是[幸福制造机],每天拜幸福制造机,信徒一定会富起来,生活也会稳定下来。 城市化当中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大部分有[贫,病,争]的问题。
他不仅悉心照料吕露的生活,更关照她灵性生命的需要,每天下午一有空闲时间,他就给吕露读上一段圣经,或唱几首圣歌,有时还拜苦路和诵念玫瑰经,吕露会跟着他一起默念圣母经。
一提到朝圣,人们脑海里首先出现的场景可能就是:成群结队的教友跪在朝圣地的山路上,或念玫瑰经、或拜苦路、或唱圣歌,十分虔诚。
如有冤情的人往往求拜铁面无私的包拯。包公祠和开封府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人们寻求心灵慰藉和公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