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凯不仅是有渴慕;他也知道如何采取实际步骤。其目的并非泛泛或抽象,而是源于其历史:他留意了自己的生活,确定了开始转变的起点。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效法匝凯不要失去希望,即使自觉被抛弃或不能改变。
为此,今天我们愿意和诸位一起来探讨和交流:如何做一个真正喜乐的人?如何以基督徒的喜乐见证美好的信仰,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充实和更有意义?如何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更和谐、更安定?
面对救主福音的呼唤,愿我们大家共同朝向我们生活的周围与地区,看看福音的庄稼长势如何?我们是否听到了收割庄稼的呼声呢?愿我们从福音中聆听到来自耶稣内心的感叹,以激发我们皈依他,事奉他,为他而做工。
出12,1-13可分为四部分:1节:序言;2-6节:准备羔羊;7-11节:在门上洒血及如何吃晚餐;12-13节宣告雅威的行动。
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常闲谈,却从与长者一点一滴的交流中建立起了情感,从陌生到熟悉、到信赖,他们有时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孙一样,拉着你的手,把慈祥加注在你身上。能被长者依赖是件莫大幸福之事。
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常闲谈,却从与长者一点一滴的交流中建立起了情感,从陌生到熟悉、到信赖,他们有时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孙一样,拉着你的手,把慈祥加注在你身上。[page]能被长者依赖是件莫大幸福之事。
对待养育孤儿、弃婴的问题,首先要有儿童优先的理念和国家监护的概念。儿童优先的理念和原则,与会同志都比较清楚,我不多讲。在这里突出强调国家监护的规范。
他不但没有以牙还牙地报复社会和任何不义之人,反而无怨无悔并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爱心更大更广。
小德肋撒愿意热情地安慰耶稣,像对待一位乞求爱的爱人那样!她曾向她的姐姐玛丽修女说过:“天主要是饿了不用跟我们要什么,但他竟不耻于向撒玛利亚妇人要点水喝,他是真渴呀!
教宗说道:圣方济各向我们展示,在大自然与公正地对待穷人、对社会的承诺以及内心的平安等,相互之间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