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关于天主教追思已亡与中国传统孝道的思考
2015-10-30

教会从初期就重视纪念亡者,为他们奉献弥撒,帮助他们,以至他们获得净化后能达到享见天主的荣福境界,历代教会也常嘱咐信徒们多施舍、得大赦、作补赎或行其他善功为亡者赎罪,令已亡先祖息止安所,实乃大孝也。

治出来的“病”没了
2018-05-07

人迟早都得走,什么时候走,听天主的,这样的境界有了,就活得痛快、活得有质量了。不求回报,只求奉献,能帮助别人,为主工作,我感到快乐。在天主的考试卷上尽力了,以后见天主就会无怨无悔。

知恩报爱 为主而活
2018-09-20

(若一4:8)这就是我们每一位应当牢记莫忘的生活准则,最终达到保禄宗徒所说那种高超境界: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或生或死,都属于上主(罗14:8)。

一个学者眼中的圣本笃(续)
2009-07-27

同样根据传统,人的心灵境界是要靠修炼的,这些修炼方法大多在宗教传统得到保存,像禅宗、瑜伽,都是心灵修养途径。或许是时代使然,很多人被不当意识形态干扰,忘却了心灵的养护。  

爱人的几个层次
2009-12-28

这是爱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像天主爱我们一样去爱人。“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

城市化过程中的当代农村基督教
2012-11-30

笔者提出,从宗教史看,面对世俗化社会,宗教可以有几个走向:1.融入世俗社会;2.反世俗化甚至发展到反现代化;3.超越世俗化(BeyondSecularization),达到新的境界;4.消解世俗化,走向后现代化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

真福八端 成功生命的八条道路(三)
2014-05-08

自省与自信(三)温柔:包容与决绝(四)饥渴慕义:正义与趋利(五)怜悯:感同身受与与我何干(六)清心:专注与杂乱(七)使人和睦:和谐与恐惧(八)为义受逼迫:背起与放下李锦洪最后指出:中国人寻求福乐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音乐福传的魅力
2014-06-24

教会的传统音乐更是有着一种千古不变的独特魅力,使人的精神升华,把人引至真、善、美的境界。很多教外朋友就是受到教会音乐的吸引走进了教堂,了解了教会,最后成为了天主的儿女。

礼仪圣事部通函:
2014-10-08

在礼仪庆典中,我们恳求、宣讲和传递复活主的平安,甚至藉此把人的举止,提升到神圣的境界。(教宗方济各于2014年6月7日批准和认可这由礼仪圣事部所准备的信函内容,并命令颁告。)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四旬期文告
2013-02-26

愿每一个家庭及每个基督徒团体能善度四旬期,以抛开那转移心灵原有目标的一切,并在能滋养心灵的事物中成长,让我们的心灵走向爱天主、爱近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