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吃”特别钟爱。“吃什么?怎么吃?”仿佛是个大学问。上至达官权贵、文人雅客,下至市井草民都爱吃。苏轼就用一句有“吃味”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来表达生活的岁月静好。
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真正的善良是以人的品质表现出来才为真正的善良。从时间上来说真正的善良之举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坚持善举,终身不诲。
教宗方济各已成为了一带一路上链接中西方的现代利玛窦,他对中华文化的景仰和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厚谊,弥足珍贵。
在百花齐放,万象更新,充满活力的五月圣母月,我们和圣母玛利亚一起颂扬天主的恩宠,照顾好主托付给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善尽我们的基本责任,为整个中华民族祈祷。
在畅游中,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迹,让大家对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及2500多年前的古代社会的文明古迹有了更多的了解,都为此赞叹不已。
沙勿略、利玛窦、徐光启、汤若望、李之藻、南怀仁、马相伯、雷鸣远、英敛之等先辈神长教友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福传事业鞠躬尽瘁,为福传献出了毕生精力,甚至宝贵的生命!
当年圣方济各沙勿略怀着极大的渴望向中国走来,急切希望将福音带给中华民族。然而,由于当时的环境所限,他在中国的上川岛上安息主怀。他虽没能进入我国内地,但他带来了福音的种子,他敲响了福传中华的大门。
我们中华民族特别注重实践,没有良好的实践行为,是不能服人的。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勤劳而又坚强的民族,在这场无情的灾难面前,不应该只由这个民族来承担它的悲痛,世界对这场灾难的反映是令人深刻的。
因此,对子女的教育的高度重视的程度,中华民族可以堪称各民族之首。《孝经》中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