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教会关于移民问题的社会教导在圣经中的一些经文中找到了依据,这些经文包括:“我本是外乡人(原文是外国人),你们却接待了我”(玛25:35)一语中,我们发现了好客的最高含义:耶稣就在移民身上,因此,
她叫葛菊蕊,是河北沧州教区吴桥堂区大王村的教友,今年虽已79岁,但看上去红光满面,精神奕奕,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许多。她有一颗怜悯的心,这怜悯之心是因为她领了洗认识了耶稣之后而有的。
作者详述了自己在幼小年代便遇上了受饥挨饿的艰困岁月,而干苦力的父母硬是在自己饿肚子的状况下,把从集体食堂领到的馒头饭菜拿回家,让儿女们饱飨,他们则忍受着饥饿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日复一日重演着如此催人泪下的真情大爱
(路10:2)2017年9月6日,笔者在江苏南通举办的第42届亚洲夫妇恳谈会上,得知印度夫妇恳谈的主席夫妇Valentine&AnnaCoelho育有5个子女,其中只有大女儿已结婚生子,其他3个儿子和最小的女儿
她是位加尔默罗会的修女,她过着渺小卑微的生活:她定义自己为“一粒细沙。”由于身体不好,她仅24岁就去世了。虽然她的身体虚弱,但她的心却像传教士一样充满活力。
因着爱,天主拣选我们,并要施惠于万代(申7:6-11);因着爱,天主派遣爱子为了处于罪恶中的粪土之人做了赎罪祭(若一4:7-16);因为爱,祂愿意把天主的奥秘启示给我们(玛11:25);因着爱,祂邀请受苦的人到祂跟前
——阿黎玛特雅人若瑟小传冬青是圣诞节期间最受人们喜爱的植物。殊不知,有一种更加迷人且适合这个节日的植物,那就是格拉斯顿堡的荆棘(格拉斯顿堡位于英格兰西南)。
圣召一词狭义的意义非常清晰,指大小修院和男女修会圣召;但其有着更广泛的意义,不仅包括献身生活圣召,还包括了平信徒的婚姻生活圣召。因为所有人都是蒙召于同一目的,就是天主本身。
因此,内地教会大小修院应该将人格陶成与知识教育给以同等重视,平衡发展。可惜一些修院重视神哲学和文化知识教育超过了修生们的人格陶成。这应该引起圣召陶成者的注意和反省,并加强修生人格陶成方面的力量。
祂自己是我们的护慰者,还要给我们派遣了另一位护慰者,让我们温存有加——恩宠上加恩宠。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先是耶稣升天,然后才圣神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