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灵正在趋于麻木和冷漠的我们来说,重要的不仅是阅读与背诵她的这些文字,而是身体力行地去寻找德肋撒姆姆与我们生命的内在联系,并谦卑而诚实地从头开始学习如何去爱别人——世界上没有不值得我们爱的人
(1904年7月19日从洞儿沟给舅父的信)今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个人崇拜也有些淡化,偶像崇拜还十分盛行,人们心灵空虚,豪赌事件不断发生,腐败大案触目惊心,亲人间的残杀时有发生,不少有识之士高呼以德治国
(山西巴士卦修院院长的证词)“天主喜欢这个灵魂,愿意使她受一种内心的,像殉道般的剧苦,虽然她心灵上受着剧烈的痛苦,可是外面却不露丝毫的痕迹。而在自己的内心保持着坚强的忍耐”。
(布莱盛顿) ———心灵愉快可步终日,忧闷则仅一里已倦矣。(莎士比亚) ———快乐好如生命中的寒暑表,快乐愈多,生命中的兴趣也愈多。(福楼拜)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外公、外婆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他们传教的热忱,他们始终把教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对教友的热情好比对待自己的亲人,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
事实上,不管是来自于人心灵的,精神上的,还是肉体的痛苦,出于人本能的反应,人对痛苦的抗拒和不接纳却更加剧了痛苦的重量。圣保禄宗徒曾祈求天主拿掉他不利于传教的疾病。
在遇到烦恼时祈祷:“天主求你解除我心灵的烦恼,开心一点。”
这种宣扬基督仁爱精神,从净化人灵的行为中,使整部作品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甚至震撼心灵的印象。
因为我们藉着生理和心灵上的种种条件,想方设法去认识、爱慕、钦崇、事奉天主应该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仪的事情。
光明和救援信仰就像黑暗中的蜡烛,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物质利益,但却给我们心灵的眼睛带来光明。让我们在人生旅途的夜色中看清脚下的路,看清眼前的陷阱,看清身边的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