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父母亲切照顾的儿童长大后往往因为追求感情上的补偿,会过度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找着对方,要求着对方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俗语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玛丽亚·麦姬洛那在穷人中传福音的热情也把她导向参与其它一些慈善工作,开始于阿德莱德的“眷顾之家,”把老人和被遗弃儿童收留进来。玛丽对上主的眷顾怀有极大的信德:她总是相信无论何种境遇上主都会眷顾。
愿救主的诞生,带来希望给刚果民主共和国因猴痘疫情而死亡的数千名儿童的家庭,带来希望给该国东部,以及布基纳法索、马里、尼日利亚和莫桑比克人民。
历史向我们显示,活泼的信德和敌对的宗教迫害是基督徒在第一个千年的明显标志;第二个千年来临时,强烈的神学性争论和逐步形成的分裂成了其标记:1054年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东西方教会的大分裂;稍后——大约500
而教会的传统和教导主要由被教会所认可的神学、灵修、教理、圣经学等著作,以及牧者们的宣讲所构成。因此,读圣书和听道理也是我们认识基督的必要途径。
这样的论战有助于神学的反省与探讨,也无意间提供了培养教父的园地。希腊教父为数比拉丁教父多,也比较有创意,有成就,拉丁教父的论述经常引据希腊教父的思想,唯一例外的是圣奥斯定。
这可说是生活的礼仪神学,而不停留于机械式的仪式。故此引以为鉴,教导弥撒中平安礼的灵修生活和社会责任是必须的,且是刻不容缓的。
1997年时,西什库教堂办了一个神学进修班,由刘哲神父主管,郭振华得知后,想得到这个学习的机会,他说:这时的我虽然经常进堂,但什么也不懂,非常渴望有机会学习一些教会的道理。
苏百勤神父,圣名路加,1923年5月25日出生,1932年进入永平教区小修院,1945年赴北京文生大修院读神学,1954-1969年在东北改造,1969年在家乡改造,在文革改造期间,强迫其背弃信仰。
至于第四部福音,却显出一种更高深的神学思考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