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台湾儿童照顾经验
2013-10-27

  各位NGO的先生,今天上午临时接受任大海老师的通知,利用简短时间跟大家分享台湾的一些经验,刚刚听日本教授的分析,其实台湾的社会福利经验和日本也很像,而且相似度也蛮深的,比如说像台湾在照顾儿童这个区块

2004年四旬期文告
2004-03-11

保禄宗徒写道:“祂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祂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主,是真理,是爱
2006-08-03

朱喜乐神父讲解的是关于明爱,天主的爱赐与了他出国八年亲身感受的机会,他正是借着基督之爱得到了各方面的爱德见识和体会,明爱相似与博爱,她以施与人为原则,发扬爱心募捐活动,有的募捐基地为了鼓励募捐者的爱心,

耶稣的复活对现代人的意义
2016-05-04

他不只当时来到玛利亚和门徒当中,他今日仍然来到我们中间,呼喊着我们,使我们认识他,从他领受安慰和平安: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

如何善待生活(三)
2017-10-16

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于这两条诫命。(玛22:36-39)可见,爱天主和爱人是分不开的。这些经文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人既不爱天主,又不爱人的时候,他就犯了严重的罪。

教宗方济各2019年四旬期文告:凡受造物热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显扬(罗8:19)
2019-03-05

1.受造物的救赎纪念基督受难、死亡、复活的逾越节三日庆典——礼仪年的最高峰,每年都召叫我们走一趟预备之旅,而我们知道,与基督已经相似(参:罗八29)是天主仁慈的无价恩赐。

耶稣是谁?(一)
2009-05-14

并在一切事上,除了罪恶以外,同我们相似”他为我们受苦,不独替我们树立榜样。好让我们追随其芳踪(二六),而且替我们揭示了大路,使我们在走这路时,生命和死亡,皆被祝圣,并获得新的意义(no20)。

广州博物馆馆藏关于石室教堂的两件文物的故事
2009-11-03

把两者的恢复历程一对照,发现他们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与我们的大钟竟然那么相似,既有修旧如旧的一面,又有渗入现代科技的一面——不约而同的灵犀。

苦难与希望(一)
2010-01-08

因此,作为人,基督为人是可亲近的,因为他在各方面与人相似,受过试探和苦难,能够同情人的弱点(希4:15)。只是他没有为苦难和死亡所摧毁,反以复活战胜了它们。

“否定神学”专题研讨会:天主是不可知的,祂向人的心灵说话
2021-06-07

1215年召开的第四届拉特朗大公会议对这个观念的训导极其重要,在表明理性的限度时指出:“在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间,无论多么相似,差距却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