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各类圣像及圣体出游等等……当然,这也是一个可能性!我们绝对有兴趣在我们的频道展示澳门本地消息,我们在澳洲、在新西兰,也慢慢地开始这工作,报道当地教会的消息。
大会第一天的工作主要是灵修讲座与团体出游共融。从早祷正式开始,由圣德兰文教团带领大家一起为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祈祷,众人也特别为这世代的青年代祷。
它与圣体圣事和坚振圣事,合成所谓的基督徒入门圣事。这是唯一且盛大的圣事事件;它使我们肖似天主,使我们成为祂的临在和爱的活标记。 我们可能会问:成为基督徒、跟随耶稣,真的必须经过圣洗圣事吗?
还有教友认为,手领圣体是对圣体的大不敬,也有人批驳跪着口领圣体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那么传统。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我们来谈谈有关领圣体方式的问题。
1、死亡的文化在圣父若望·保禄二世的《生命的福音通谕》内,教宗指点出今日世界中死亡的文化(见通谕第21号)。二零零一年九月美国世贸中心的摧毁,清楚地说明圣父分析世界事务的
26、教友可以一天领受两次圣体吗?很多教友不知道在一天之内可不可以领两次圣体,部分教友认为一天只能领一次,而另一部分却认为,只要能领圣体就要领。
圣龛俗称圣体柜,是天主教教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供奉至圣圣体是教会古老的传统,初期教会时就有些信友将圣体带回家保存。
今天,司铎为能忠实地宣讲圣言,更应该由圣体获取生活的力量,靠圣体的滋养维系司铎的灵性生命。司铎应当是一位时时刻刻与圣体接触的人,靠圣体而获得力量,借圣体的力量而宣讲圣言,借圣体的力量为复活的主作见证。
25、教友或修女可以自己在祭台前领受圣体吗?笔者曾被邀请为某一修女院献祭,在领圣体时,修女要求自己由祭台上领受圣体。不但如此,她们还要求自取圣体自蘸圣血。
五姑说堂区神父偶尔会来送一次圣体。据我所知,大部分堂区没有定期给病人送圣体的安排。做得好的是每月给病人送一次圣体。即便如此,因为堂区病人多,送圣体往往集中在一二天,常常是匆匆来匆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