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天人合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2017-02-07

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德国的威廉一世皇帝、日本明治以后的历届政府、法国的拿破仑、戴高乐等资产阶级革命家,无不在教育、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方面,加大对国民的改造,几十年过去,才见到了成效。

司铎主保——圣维雅内神父的故事
2009-12-21

由於受到革命政府的迫害,不时地有神父或修女来到维雅内的宅院寻求避难。弥撒往往是在他家或是在朋友家里秘密举行。虽然只有几位神父,但还是能够为信友们举行圣事。维雅内一直等到十一岁才获准开始领圣体。

欧洲朝圣散记
2017-06-16

1831年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发表后,反响巨大,巴黎人看到已经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后,在民间发起募捐,后得到政府支持,开始大规模修复。

孤儿心灵关怀
2014-06-10

正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在民间儿童收养研讨会上所说:孩子是父母的,也是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国家和社会必须无条件地承担起养育这些弃婴的责任。教会正是出于这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建起了一座座孤儿院。

正定教堂惨案中遇难者所属修会|The Religious Order Related to the Zhengding Church Massacre
2014-10-28

对此主教曾写信给修院说:我们在元氏拟购买的土地,政府总是诸多为难,看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按我的意见,还是选择河滩为好!

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运动
2011-08-19

经过刚恒毅的不懈努力,不仅在华天主教传教事业与政府及社会出现良性互动局面,而且本地化路线为天主教会在华的日后发展奠定了无法轻易撼动的根基。

“利玛窦的教导是,要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认识中国人”
2013-04-07

政府有两个动作别有意味,第一是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召开一次四个小时的会议,由周恩来的朋友、著名佛教人士赵朴初主持。

中国社会的世俗化之路、对于天主教会的冲击以及救赎
2015-11-18

世俗化一词最初意指西方基督宗教的教会财产被政府充公以作社会之用,今天则是表达在西方社会中自16世纪发展至今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即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潮影响下,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政治

路透社独家:梵蒂冈与中国就争执多年的主教任命问题达成协议只差最后一步
2016-10-22

中国天主教信众分为跟随政府认可的教士的和只忠于罗马教宗的地下教会两派,因此对于梵蒂冈而言,在主教任命事宜上达成一致可以帮助团结这两派信徒。

叶兆澂 ——土山湾最后的传人
2017-10-19

2010年,中意文化交流年,叶先生应意大利政府邀请,带着自己的作品,在利玛窦的家乡城市马切拉塔、圣城佩鲁贾、首都罗马举办个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