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必须百分之百地悔改,每个人都悔改,办妥当告解,跟天主和好,否则传道员道理讲得再好,也不会深入到人的内心,团体的发展也不会快。
这种思想还有天主教的味道吗?还有天主教的传统吗?符合教会的活训导吗?
其实,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不仅在基督教和中下层群众里面得到支持,在天主教会里也得到了呼应,不乏支持者。由于广州的天主教会一直处事低调,清政府也没有什么怀疑。
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因信称义。从《罗马书》中的义人必因信得生受到启发,他指出:真正的宗教必须是一个内心自由的人所自由接受的宗教,这必须是信仰的绝对前提。
当时教会仍然保持自我批判的态度,有各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基督宗教在中国的深层的底气感到不是很足,另外一个呢,有思想顾忌,说自己好会不会遭到社会的反感和批判。
我们可以想像玛利亚是做了多少内心的准备,怀着多少爱来迎接这个时刻。从用褓裹起这简短的一句话,我们可隐约看到一点她的准备所隐含的神圣喜悦和静默的热忱。那些褓早已经准备妥当了,好让婴儿能够裹得好好地。
当我怀着母性的担忧看向你们的内心时,我看到内在的痛苦和无奈,我看到受伤的过去和无止尽的寻找,我看到我的孩子们,他们想要幸福,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找到。
他们表面遵守宗教礼仪,内心却只想着如何赚钱。他们利用圣日的外壳,掩盖自己贪婪的内心。这是形式主义的宗教生活,缺乏真诚的信仰(参阅《依撒意亚》1:13-17)。
人能拆除外在的圣堂,却无法影响我们内心的圣殿,在那里,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祈祷。从我们记事起,母亲每天带领我们全家一起祈祷,是母亲教导我们每天简单的祈祷方式,是母亲提醒我们无论在哪里都信靠天主。
杨万恒老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为了表达深藏内心的真挚感情,他抽出时间先后为宣化屈家庄和深井镇南屯、崇礼县高家营、张家口下花园区苏家房、涿鹿县双树、山东省某教区的教堂绘制了一批大型教会壁画。